晴時多雲

贊同王建煊 適當「拆政府」

不知是否因自知任期所剩無多,其言也善。監察院長王建煊自稱,被基隆市長張通榮彈劾案兩度未過「氣到心律不整」,強調監察院若不能伸張公平正義,「關門會比較好!」他有感而發,直言「監委裡,很多是酬庸的」,下一屆監委提名又在七合一選舉之前,酬庸性會更大;他因此呼籲立法院主動提出修憲案,檢討監察制度的改革。

王建煊浪得「聖人」虛名,擔任監察院長五年來,言行舉止爭議不斷。他前天的發言,至少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王建煊任內毫無建樹,有如監委李復甸所質疑,「要問院長,五年來做了什麼具體的事情?」監察院內外,各界不但未能見到王建煊做好份內之事,推動改革,他自身所引發的凸槌亂象還罄竹難書,以致監委與他疏遠者眾。這次發言再起風波,不僅監委群起而攻之,各方要他辭職的聲浪再起。大官無能與尸位似乎具有傳染性,王建煊如此,當年提名他的馬英九亦然。

另一方面,如不以人廢言,王建煊的確點出監察院的病灶,最嚴重的是委員選任的酬庸問題。馬英九用人唯親的慣性,已使監委人選從提名階段就很難出現像陶百川這樣的諤諤之士,而這種人格特質或典型正為監察院做為獨立機關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尤有甚者,長期由泛藍政黨所控制的立法院,審查監委也總以黨派之私凌駕全民利益之上,自不易產生公正無私的人選。國人記憶猶新,由於朝小野大的藍惡鬥綠,監察院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曾出現三年多空窗。這一任監委在黨國班師回朝之後任命,連院長都是酬庸,當然幹不了正事。

正因如此,一年花去納稅人七億五千多萬元公帑的監察院,近年人謀不臧,亂象叢生,笑話不斷,直令公眾痛心。從院長說起,他在監察院禮堂為友人證婚,支使職工佈置禮堂;他在辦公室比手劃腳,藉新書出版向女記者大談性愛技巧;他要監委不要提太多糾正案,把人民陳情案當成「小屁屁」;他更揚言「我們漢人很聰明」,以反證原住民處於弱勢。上樑既然不正,監察院也就功能不彰,管理鬆散,負面新聞接踵而至,連秘書長都因銷毀檔案而遭彈劾。

監察院明顯失能,既有體制問題,也因人謀不臧。有如其前任院長錢復所言,他擔任過七個機關首長,以監察院長最無成就,表現也最差;面對社會對監察院嚴厲指責,他無法有力反駁。監察院從院長以下,由主政者用人唯親,以酬庸為能事的人事佈局,自不可能做好獨立機關的基本要務。在制度方面,監督政府本屬國會權力,只因當初拘泥於孫文的「創見」,為維持「五權」而與考試權於政府三權之外,另起爐灶。實務上,前此出現空窗三年的監察院,已證明它的存在可有可無;五年來再經王建煊如此這般的折騰,在它演變成「殘害忠良院」之前,確實應「關門比較好」。

監察院至此,已顯然「食之無味、棄之有益」,要把它關門,至少要做到三件事。首先,王建煊應該辭職,並積極促成監察院關門、監察權回歸立法院;其能如此,王建煊雖當不成「聖人」,總還有一定的「歷史定位」。其次,立法院對廢監察院顯然頗有共識,應劍及履及,立即展開朝野協商,盡刪監察院預算,使其名存實亡。最後,則進行較繁複的修憲工程,走向三權分立,且一併改革立委選制和修憲門檻等問題。

在此改革過程中,政府也應同時檢討像蒙藏委員會這樣的機構,它的專任委員近日被踢爆蹺班偷情,才讓國人驚覺這一早無事可幹的機構一年仍花去一億二千萬元公帑。經此適當「拆政府」,政府機器才有擺脫失靈無效現狀的可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