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民覺醒!把馬家立委逐出國會

昨天,八月十四日,一群公民,組成「憲法一三三實踐聯盟」,基於捍衛台灣的民主,對馬家立委發出了最後通牒。這群公民非常嚴厲地正告國民黨委員:立即表態要求核四停建、立即承諾重啟服貿談判、立即重修土地徵收條例、立即保證不再唯馬意是從。藍委若迴避這四項要求,這個聯盟說:「我們選擇將你逐出國會。不再讓你假借我們的名義,繼續助紂為虐」。

這是繼八月三日白衫軍擠爆凱道後,第二波的公民行動開始。當前的台灣社會正大風狂飆,波涌雲亂,時局變化快速異常,這股迅即推升的動能,來自於公民力量一棒接一棒的催生,證實這個國家並不缺乏非常偉大的共同體意識,當集體發現我們的民主受到暴虐摧殘,自由的生存空間出現強烈示警,國民的基本權利遭到橫加剝奪時,不分世代,不分族群,不分職業的公民,能夠立刻自動集結整合,形成一道台灣民主的防衛機制,藉以一同奮力抵抗獨裁寡頭、共犯集團、甚至外來政經入侵者所施加於這塊土地上的「三合一」斲害。

最新糾集成立的「憲法一三三實踐聯盟」,所直指台灣當前的憲政困境,實乃本報長期以來再三剖析的問題本質,也就是區區二十萬名國民黨黨員,讓國家元首兼取了執政黨主席的權柄,藉以掌控國會的過半席次,因而得以為所欲為,無視二三○○萬人民的意願表達。要打破這個病態的權力結構,只有從罷免唯馬是從、罔顧民竟的國民黨立委做起,才可能逐一拆解其憑恃的基盤,儘管這個工程同樣輕鬆不到哪裡去,然唯有知其不易而全力為之,才能鼓舞社會正氣,令背棄人民的政客恐懼。

此一政治發展具有以下意義,第一,就現象,「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憲法一三三實踐聯盟」,甚至更早結合學界、社運界的「反黑箱服貿行動聯盟」,這些公民團體各自以不同的參與方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一致目標欲制衡政府政策,這是代議政治失靈後,公民另外尋找出路、生路的自然演變。

第二,就成分,「公民一九八五」成功動員二十五萬人走上街頭,國共兩黨試圖潑墨,硬貼標籤,以自圓其說,降低壓力;然這次出面的馮光遠(作家)、彭明輝(清大退休教授)、南方朔(作家)、柯一正(導演)、文魯彬(環保法律人)、林生祥(音樂工作者),是很難被染色的意見領袖,曾任馬市府顧問的馮光遠自醫院請假號召罷免,昨日國民黨立院黨鞭竟予反擊,已顯失態,足見後座力不容小覷。

第三,就議題,「公民一九八五」以洪仲丘案的議題特殊性催出人數,這次的核四、服貿、土地徵收等主張,艱澀度較大,感染性較冷,但是影響面更深且遠,因此引起跨越顏色、政黨的社會中堅共同焦慮,這是台灣內部今後促進對話很重要的資產,說明透過民主自由的管道,較進步的公民可以輕易走出政黨設置的藩籬,一起來面對家園的守護。

第四,就方法,「公民一九八五」使用網路,讓台灣開出了茉莉花,這是創舉;不諱言呼應白衫軍的「憲法一三三實踐」,則進一步採取體制內的方法,也就是憲法十七條與一三三條的規定,並結合網路連署,要先挑戰各選區選舉人總數二%提議的門檻,繼而向第二關各選區選舉人總數十三%的連署邁進。為保勝率,也必須精算、慎選、鎖定所謂「馬家立委」的具體對象。這個過程,是十分珍貴的憲政實踐教育,也是把公民課搬上了大社會來啟蒙。就這點,若能戮力以赴,台灣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台灣和中國有何不同?也許,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威權專制的統治性格上愈來愈像,但是,台灣公民就是有無限的可能性,大家正以不同的創意在努力扮演好「自己做主人」這個天賦人權的角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