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條龍,吃死台灣觀光旅遊業、農業

◎ 李武忠

兩岸簽定服貿協議,外界反彈聲浪未歇,儘管馬政府一再強調會加強對進口中資、人數予以嚴格把關,將採逐案審查。但多數民眾對政府的效能與承諾已經沒有信心,何況以中國目前之強勢,要開放多少人力、企業、資金進入台灣,主控權在中國政府,套一句俗話就是「中國說了算」,這才是令人感到憂心之處。

以農業為例,政府大幅鬆綁中國商人來台投資農業,美其名是幫助台灣農產品在中國行銷,問題是在整個產銷供應鏈中,獲利最多的是品牌行銷,從事第一線生產的農民獲利最低;一旦允許中國商人進來投資經營農產加工、倉儲、物流行銷等,再與中國當地行銷通路結合(類似「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將賺走大部分的利潤,且價格容易操控在買家手裡,將削弱我國的糧食自主權。而台灣政府得到的,很可能是統計上農產品出口數量與金額增加的政績(目前國內觀光旅遊業即陷入這樣的窘境)。

雖然政府辯稱,農業物流業務早於民國九十八年列入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類別項目,實際到台灣投資農業物流的中國企業僅少數幾家,無須庸人自擾(開放中草藥也是同樣說詞)。問題是,當時是我方單向開放,有許多條件限制,且兩岸交流不若今日之緊密;如今把開放投資條件放寬,且中國對台農業策略更為靈活深入(從代理人到親自下鄉),未來赴台投資農業的領域、數量與影響程度主控權握在中國官方手上,這才是真正隱憂所在,別失焦了!

(作者為大學兼任教授,曾任雲林縣農業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