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進黨與稻草人

◎ 黃天麟

旺報公布了一系列兩岸關係民調:

●中國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方面,認重要者二○○九年是五十七.四%,今年是六十四.二%,四年內提高七%。

●台灣民眾對中國政府之好感度方面,沒有好感者二○一一年是六十一.八%,今年是六十三.三%,增一.五%。

●台灣民眾對中國人民之好感度方面,沒有好感的二○一一年是四十六.六%,今年是五十.六%(增四%)。

●對中國觀光客有好感的二○一一年是二十.六%,今年是二十.四%,好感度不高,沒有好感的從五十二.六%增至六十二.八%(增十.二%)。

●民眾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不滿意者六十一.二%(滿意二十一.三%),對民進黨兩岸政策不滿意者五十五.五%(滿意十三.四%)。

以上民調告訴了我們:

一、儘管馬政府執政五年,對中大開大放,經貿擴大交流,但台灣民眾對中國政府、人民的好感度並未增加,無好感的反而是日益高漲。

二、令馬政府欣慰的是,即便民意對中國不懷好感,為三餐的生理需求認「中國對台灣經濟未來發展至為重要」者,仍然有六十四.二%之多,且有增加之勢。中國這十三年來明明是台灣經濟之所以遲遲無法升級、產業無法轉型的主要癥結,卻能黑白顛倒,魚目混珠,竊居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依靠,當然是馬政府及傾中學媒五年來一直以論壇、開會、座談不停宣導的成果。

三、儘管國共互動頻繁親密,民眾對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滿意度不高,不滿意度即高達六十一.二%,反而比對民進黨兩岸政策之不滿意度高出許多。

據此,該民調似給民進黨一些可參考之答案:

一、民進黨無須投合中國,更無須解決「九二共識」等虛擬問題。

二、民進黨現階段急需做的是扭轉民眾對「台灣未來發展(經濟面)需靠中國」的錯誤認知。

「服貿爭議」可以說提供了民進黨浴火重生的一大契機。

(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