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勒住服貿瘋馬 還有硬仗

◎ 董森霖

立法院周一晚朝野協商結果,有關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案,決定由內政委員會再召開十六場公聽會,邀集各產業公會及工會代表表達意見後,再進行實質審查。這應視為學界、產業界、相關勞工及兩個在野黨通力合作,阻止馬政府黑箱作業、一意孤行的初步成果,值得肯定。但我們不能大意,因為中國大陸透過服貿協議「以經促統」的大網已經張開。

中國為貫徹其一二五計畫中的「海西經濟特區」,已悄然將台灣併入其中,像在福建投資便列有高達十四項之多的特殊優惠項目,比例超過六分之一,企圖將「閩台」圈在一起,打造成中國的一個經濟體。

事實上,去年三月,習近平便以中國國家副主席身分明白地指示,「加大對平潭開發建設的宣傳力度,發揮平潭在兩岸交流、對外開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載體,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新貢獻。」當時,福建省長蘇樹林即銜命率團來台,大肆宣傳,並有台灣商人經營的媒體配合置入行銷;而國安局長蔡得勝也在立院答詢時直陳,平潭案有「統戰意味」。陸委會猶再三呼籲,平潭實驗區應去除政治因素,回歸經濟思考。

習接國家主席後,福建省換了新班底,但落實「海西經濟特區」的決心未變,例如六月中,就有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主持「海峽論壇」時大開惠台支票,俾吸引台商投資;接著,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又宣布包括將開通福建平潭至台北的海上航線等諸多措施(已有平潭和台中的高速客貨輪「海峽號」),正爭取落實「台車入島」、「台車入閩」政策,使平潭成為兩岸物流中轉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全力朝「兩岸共同市場」目標邁進。而福建省委副書記于偉國且訪金門,表示將儘快協助金門自大陸接水,建立「金廈共同生活圈」。

馬政府未和業界溝通、未經民主程序接受國會監督即貿然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學界強烈質疑,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更要求與江揆公開辯論,直言︰「這樣的協議真是禍國殃民!」可見服貿協議的國內共識尚未達成。但此時,中國的海西經濟特區已經悄然張網,並且毫不遮掩其統一台灣的政治目的。若說服貿攸關台灣人民對國家未來的選擇,絕不為過,值得大家深思!(作者為國民黨退休黨工,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