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民之怒的背後

◎ 許又方

下士洪仲丘疑被虐死案發生迄今已近一個月,但案情不僅未能逐漸明朗,反而愈來愈令人感受軍方似有刻意隱瞞之嫌。對此,一九八五行動聯盟正醞釀第二波的示威活動,預料規模會比二十日三萬人赴國防部抗議的行動更大。何以一個小兵之死惹得民怨如此沸騰?真的只是單純對軍方的不滿而已?

在筆者看來,洪案所引發的公民之怒,除了為洪仲丘追查冤屈外,同時也是民怨對政府諸多作為強烈不滿的展現。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政府真的盡到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就算偶爾犯點小錯,也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就遭到數萬公民集結上街嗆聲。即以軍方為例,小兵江國慶遭冤殺一案,迄今可有任何當年害他致死的軍官遭到實質的刑事懲處?過去在軍中又有多少「意外死亡」的官兵,其死因可能並不單純,卻在軍方刻意掩蓋真相下,冤情永遠石沉大海?

再擴大來看,核四問題重重,政府卻執意續建、林益世涉貪被輕判、漁民洪石成遭菲律賓軍警槍殺案、苗栗縣政府強拆大埔民居……,都讓普通公民深刻意識到,政府非但無法保障弱勢者之身家安全,甚至可能變身強梁,豪奪小民的家產。

如果再結合油電雙漲所導致的通貨膨脹、薪資凍結、青年失業等問題,那麼,民怨會在一位義務役士官冤死後全面爆發,完全不令人意外。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