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環保署拚經濟搞開發?

◎ 楊頤濰

環保署打算修改環評法,大幅放寬水庫集水區和國家公園的開發限制,民意代表和砂石業者一致叫好。值此環保觀念逐漸普及之際,環保署不但不替我們的環境保護把關,反而企圖修法讓人破壞環境,令人痛心!

台灣地狹人稠,加上國人缺乏守法觀念,政府執法不嚴,又不願影響民眾生計,而且政府本身也要拚觀光,所以很多地方都早已因為過度開發遭到嚴重破壞。僅就各地水庫而言,多少都有優養化和淤積的問題難以解決,而造成優養化和淤積的禍首,就是過度開發,在集水區種蔬菜水果、興建道路、遊憩設施和民宿旅館等。前幾年颱風來襲,大量土石湧入石門水庫造成水質嚴重惡化,桃園地區大停水,這場教訓還不夠嗎?又例如當年國人引以為傲的中橫公路,如今放棄修復,證明人類絕非萬物主宰,應該好好去思考怎樣和大自然和平共存。

建設和破壞是一體的兩面,很多時候其實沒有建設就是最好的建設。水庫和國家公園等風景區之所以能吸引遊客,就是因為限制開發,保留了自然生態美景,如果短視近利只顧賺錢,把環境破壞得一塌糊塗,肯定得不償失。(作者為公務員,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