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軍重編 看台海安全

■ 周學佑

美日昨天公佈駐日美軍重編計畫,第二次發表二加二聲明,而布希總統所批准的美國軍力快速轉型方案,也將陸續完成,美日軍事部署南移態勢明顯,神奈川設立作戰中心、航空隊移防九州、琉球美軍移防關島;下個月美國也將在太平洋舉行越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參與國家包括日、韓、加、秘魯、智利、澳洲。深層目的即在因應處理美日同盟的共同敏感神經—中國之崛起。

中國對美日同盟的「勾當」,當然知之甚詳。中國深知,中日兩國有歷史、教科書、釣魚台、東海大陸棚及台灣問題,中日關係遠不如美日關係,美日關係必然高於美中關係。中國亦須利用美日矛盾,限制日本力量膨脹,因此戰略走向向東看齊。去年美日首度發表二加二聲明,中國即於同年八月與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名為反恐,實則是展示陸權國家之結合,用以對抗美日海權之結盟。

與強者結盟是美日外交的特色。美日同盟是東亞戰略的主要結構,其他域內的雙邊關係,包括兩岸關係都只是次要結構。任何區域內的客觀情勢,只有通過主要結構的闡釋,始具意義,此對台灣極為重要。

首先,美日同盟深化,證實美日右派仍居優勢,不願退出亞洲;區域各國,包括台灣在內,行動必將進一步受到制約。美國既無意退場,必然運用優勢維持區域平衡,防止歐亞大陸出現可與之抗衡的力量,故戰略目標當然須控制中國崛起,繼續對俄羅斯保持牽制,同時推動區域內各國走向民主。蓋因民主制度代表高透明、低效能,更易確認目標進行施壓、勸服或控制。

第二,美日同盟是美日兩國各自基於國家利益之結合,台灣未必處於絕對有利地位。台灣在歷史的轉折點上,不曾扮演關鍵性角色,在維護自身安全上,向來依賴外援,更須考慮在區域權力失衡時,日本仍有可能置身事外,甚至從中漁利,韓戰、越戰即為顯例。南韓是美韓軍事合作的締約對象,尚有類此疑慮,何況台灣只是美日同盟下被隱喻的客體。

第三,美日同盟雖是東亞情勢的主要界定者,但實際操作者包括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美國駐日大使館、日本安全保障會議及防衛廳;台灣似宜運用美日右派當權時機,透過美日同盟的特殊結構,找出彼此共同的平行利益,進而確立及強化聯繫工作。就台灣外交而言,後者尤為重要。目前美國本土直接駐日外交官員高達數百人,旁枝活動及於駐札幌、神戶、名古屋、福岡等總領館。由於美國駐日使領館對東亞局勢及美日同盟,深具界定前線情勢之功能,故我國似應加強此方面工作,提高台灣在美日同盟架構下的能見度,確保我國家安全。

(作者任職外交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