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服貿 馬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 林佳和

雖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早在九○年代中期便提出「沒有國家競爭力這回事」、「國家競爭力是一派胡言」的觀察,全球化時代下的許多國家與社會,包括台灣在內,仍然著迷沉醉於國家競爭力之競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所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經常儼然超於憲法之上的太上皇,決定公共政策,改變施政方向,牽制政治語言,更糟糕的是,指引及影響社會成員的意識與行動。

馬政府近來沸騰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了大家一個重新認識國家競爭力的契機。讓我們套用陸委會王郁琦主委的說法:台灣的美容美髮業者非常有競爭力,因為注重品質與技術,同時用心經營與充滿個人特色,使得顧客擁有高度的忠誠,因此,完全不需要畏懼中國服務業者的競爭。王主委或許、或說當然忘記告訴我們,有些台灣的在地服務業並沒有這麼樂觀,他們迎來的將可能是產業崩解或流離失所。王主委還認為,台灣服務業者在競逐中國市場上,將有比其他外資更豐富的利基,重點是:「我們是外貿導向的經濟體,不可能鎖國,也不能迴避競爭或自外於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

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面對全球競爭,市場開放,包括傳統上被認為在地型之服務業市場,台灣究竟有無完整產業與勞動市場政策,在國際資本分工體系中做最佳的選擇與調整,而非僅是夢囈或自我感覺良好的告慰。既然只有部分產業可能擁有國際競爭力,那就不要把市場開放當做國家競爭力在操作,塑造全民擁戴與獲利的虛假,進而造就偏差的國民意識,因事實並非如此。就像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汀尼茲所說的,被全球化所影響的人們,有權利知道,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決定。就此,馬政府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談判與簽署,無疑做了最壞的示範。(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