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廠商應共同負起酒駕責任

◎ 陳燕銀

連日來的酒駕新聞,弄得大家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鄰國的日本是最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之國家。任何廠商,只要有製造垃圾,不管是販賣或製造,只要有從中獲利者,皆有回饋社會與教育消費者的責任。例如:飲料、食品業的瓶子和包裝材料等企業,皆有回收處理的義務。

在台灣,連販賣嬰兒奶粉的廠商,也會雇用護理人員指導新手媽媽公衛常識等,更何況製造、進口汽車之大企業,動輒數十、百萬商品,獲利之豐,可想而知。

日本有些縣市在公佈車禍事故的統計數字時,也會同時標示肇事者所駕駛的車型和廠牌,提供消費者參考,這樣就能迫使廠商加強對消費者教育的責任。甚至品行紀錄太差者,也可能被列入「不受歡迎客戶名單中」。

(作者現任東吳大學國貿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