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讓孩子多吃食物原味吧!

◎ 許惠玉

毒澱粉等食安風暴,消費者聽到食品添加物就人心惶惶,更驚訝於「修飾澱粉」充斥於日常三餐,應用之廣超乎想像。黑心食品可查,許多人卻渾然不覺的將化學美味大口吃下肚;除了查核添毒食品,也應審慎思考如何管理包括修飾澱粉、甜味劑、食品改良劑等食品添加物的濫用問題。

「修飾澱粉」的成分為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無害,但為純熱量來源,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用於食品加工應只是輔助,可增加食品組織間的黏性和彈性;但曾幾何時,修飾澱粉卻被濫用,搖身一變為食品主角,以致添加物比例竟比原食材還高。例如做為米粉、粿仔條、碗粿的主要成分,造成「米粉無米」怪現象;更甚者是將「修飾澱粉」再水解後的「麥芽糊精」高比例添加於相關乳粉製品中魚目混珠、壓低成本,稀釋營養更徒增熱量負荷,更有欺瞞消費者之嫌。

食品添加物就像兩面刃,適度使用可錦上添花,解決糧食問題;但絕不應成為降低成本的手段。現今食品業者致力創造新奇口味,一邊也考量淨利壓低成本;消費者則是盲目追求超值、速成美味與極致口感;不知不覺中,食品產製已走向一條奇特的道路,各式各樣的人造食物走進日常三餐,我們天天吃著似假還真的擬味食品,可能無毒,但不等於無害。

現代孩子可能已不識食物真滋味,因為生活中充滿著人造的美味,孩子們根本沒有機會嚐過天然原味和口感,所以味覺記憶中只有人工和添加物的味道存檔。請讓孩子們有機會認識真正的食物原味,如果孩子們以為番茄是番茄醬的酸味、柳丁是柳丁汁的甜味、雞肉吃起來是像雞塊的口感,而馬鈴薯就是薯條的油香味,該是多令人嘆息的一件事!

(作者現任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