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博士大落價 誰該擔憂?

◎ 楊韶維

國內頂大博士班報名比例下降,使高等研究人才培育議題浮上檯面。暫不論領域冷熱門爭辯,取得學位後就業已是一個隱憂,就學過程裡承擔的機會成本與風險,更是學子們躊躇不定的高牆。

博士學術訓練,理論上以兩至三年為基礎,依不同領域各有差異,加上投稿規定,而立之年的博士帶著一紙證書走出校園是常態。博士就業的榮景不再,但近年學術研究及實務銜接的省思,確實提醒實作與理論兼容並蓄的重要,想成為一個滿足社會期待的研究人力,應在社會磨練實作,把業界的技術與經驗帶回學界。

但政府與企業如何聲援這樣的期待?公務人員開放進修,但比例極少,且有乙等考績的潛規則;教育界的獎勵辦法相對開明、但極低比例與授課時數過多問題,使教師望之興嘆;軍職體系進修雖同樣競爭激烈,但是從補助身分及進修的多元性而言,提升人力素質的企圖心反而清晰。

民間企業雖然沒有生硬繁瑣的規定,但隨處可見「先求有、再求好」、「新鮮人起薪創新低」這類微妙的資方協奏曲,要賭上工作以成全學術嗜好,顯然得有壯士斷腕的覺悟。

國家科學委員會理應是促進研究人力提升的領頭羊,但參照聘用人員規定,僅「在職碩士班與進修學士班」得擔任全職專任助理,無疑將博士研究工作與學術結合的可能性拒於千里之外,格外可惜。

筆者服務於國內大學期間,親見幾位博士生因經濟問題中斷學業,其餘靠著獎勵金與兼職工作東拼西湊度日,冒著沒有勞健保及延後就業問題苦撐,遑論成家的研究者如何憑著兼職收入,面對沉重的家庭壓力。

社會對於高等研究人才的檢討聲浪傳到校園裡,如何培訓、如何為用的激辯中,一些博士生們咬牙撐著最後一哩路,一些人先到職場工作,回頭卻發現進修規定困難重重。這一切只造成了更多的學子在學術殿堂門外觀望,頭也不回地離開,成就了今日高等研究人才延續的憂心忡忡,揭開了一場華麗的泡沫悲劇。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現任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