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香港「遺城」十六年

◎ 白蓮達

一九九七年六月下旬,香港市民仍過「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無人能夠準確預計往後十多年的日子會變成怎樣。誠然,對未來沒信心的香港人,早於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已用腳投了票,很多香港人早已入籍別國,遙遠地看著這片將成荒土的地方。

經歷了「一國兩制」統治十多年,昔日殖民地色彩褪下了,時移勢易,新殖民主義上場。香港有些人以為,每年仍能參與六四晚會便代表香港仍有自由;有些人以為香港仍有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的自由,那麼,香港便跟英殖民地時代沒兩樣。縱然新宗主國企圖以愛國來包裝殖民,可是,聰明的香港人仍然看出端倪,到底應該接受還是反抗?似乎無標準答案。

在舊殖民地時代統治時,無人諮詢過我們,到底我們要什麼樣的政府?一九九七年,我們說「主權移交」,今時今日,我們被逼說「回歸」,原來我們已經失去話語權。到底我們該歸向哪裡?香港不就是我們自己的本土嗎?這場噩夢一發便十多年,到底有多少人會醒覺?多少人選擇沉睡下去?

很多人問:香港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問十個人,可能會有十個答案。但如果你問:香港用簡體字、講普通話好嗎?讓更多中國人來港定居好嗎?我相信在二○一三年的今日,很多人會回答你「不」!

「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無疑擔當了示範的作用,是中國向台灣體現一國的表現。有人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香港人怎樣自處,台灣人想必也有類似的看法。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淪陷,此前,香港乃英國殖民地,此後,香港是「遺城」;香港人,從此成為「遺民」。

(作者為香港自由撰稿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