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打開美國看中國的一扇窗

◎ 徐斯儉

台美中關係最近正值熱季,習近平剛完成赴美拜訪歐巴馬的峰會,國民黨緊接著又拜訪了習近平;而與此同時,民進黨蘇主席正在美國進行訪問。值此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教授(與蘭德公司施道安博士合著),最近由左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尋求安全感的中國》,為這個政治熱季提供了一本醒腦的讀物。該書以一種客觀現實主義的觀點理解中國,可為我們理解美國如何看中國打開一扇知識之窗。

秉承黎安友教授一九九八年的《長城與空城計》,此書再次以中國所處的國內外地緣政治環境出發,說明中國正面臨國內叢生的政經社等問題與不滿;被二十幾個充滿邊界爭議之鄰國包圍;還比鄰包括當今世上地緣政治最不穩定的幾個區域(東北亞、大洋洲、東南亞大陸、東南亞沿海、南亞、中亞);而對世界其他區域,中國也開始因全球化及對資源市場的需求而產生更深的關連。相對於世界其他大國而言,中國可能是面臨的安全外在環境最為複雜、挑戰最大,但卻未必是最有實力應付的一個大國。

因此該書認為,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其脆弱,是缺乏安全感,是預防而非干預的、是被動而非主動的、是回應而非出擊的。在此背景下,西方對中國力量的估計往往是高估的而非低估的。

該書最後主張,美國對中國應該建立一種新的戰略平衡,既不該圍堵中國的崛起,也不能讓中國任意挑戰區域與世界的基本體系、秩序與價值。這既是為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也是為了引導中國能走一條真正和平崛起的道路。

畢竟,這是做為世界霸權的美國,對於做為另一個大國中國的觀點,與我們台灣做為一個小國的認知是有相當差距的,更何況我們往往將中國認知為最大的威脅。但越是這樣,或者說即便我們不接受此書的某些分析,我們越是應該仔細閱讀這樣的觀點。

說到底,在這個世界上,做為一個小國不能沒有夢想與理念,但更不能沒有對現實的冷靜觀察,尤其是對大國間關係與他們彼此認知的透徹瞭解。誤判與一廂情願,是做為一個小國最不能負擔的代價。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