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小利 小惠 大陷阱

透視中國十五項統戰措施

■ 高為邦

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宣佈的十五項政策措施,媒體以「十五大利多」爭相報導。但經仔細分析,只有一項利多,卻有兩大陷阱,剩下的十三項多算是小惠。

去年中國宣佈台灣十八種水果零關稅銷中國,曾喧騰一時並造成朝野分歧及果農反彈,一年後檢討只不過多賣了一三○萬美元,現在再增加四種水果,這也是利多嗎?開放十一種蔬菜,其中哪一種蔬菜中國沒有或價錢比台灣貴?是小白菜、青江菜、花椰菜?還是絲瓜、苦瓜、胡蘿蔔?開放了僅占總產值四%的八種冷門水產,而台灣強項的鮪魚、石斑魚、虱目魚、鰻魚及台灣鯛卻未被列入,實在看不出誠意何在?

台灣水果、蔬菜及水產銷中國,頂多是個「小生意」,為了「小生意」組團來台採購,除了搞宣傳外,還有其他意義嗎?為了「小生意」設立台灣水果集散中心但只免第一年租金,有必要嗎?既是「小生意」,要免除其在運輸上的「部分」過路過橋費,不怕貽笑大方?我必須佩服中共的創造力及想像力!

承認台灣高等學校的學歷;開放台灣民眾參加報關員考試;讓在中國取得醫學專業學歷、考取醫師資格的台灣學生,可註冊後執業;台灣醫師經申請許可後可短期行醫。當然,台灣若朝野持續對抗、社會繼續空轉下,中國倒是為少數台灣人提供一個就業機會。

剩下的三項小惠對中國比對台灣更有利。多開放瀋陽、大連、成都為台胞簽注點(落地簽證),為了吸引更多台胞旅遊及台商洽公而已;為台灣民眾提供好的醫療服務,當然是貴賓式收費;開具適當收據可以向台灣健保局請款,只讓健保局多一個錢坑。

在廣東省、廣西省設立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在福建省、山東省設立兩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其目的不言而喻,以利益誘惑台灣農民,為了取得台灣的農業技術。我們政府真能發揮「積極管理」功能而不讓農業技術外流嗎?請拭目以待。

在「投資中國你必須知道的陷阱」書中,我一再強調千萬不能搞合資,合資就等於引狼入室,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想去中國以合資方式開醫院的台灣朋友,你們必須三思呀!

開放中國民眾來台旅遊是唯一的利多政策,若嫌小氣是與歐美有別,台灣接待的旅行社必須經過中國有關單位的確認,施惠還不忘統戰。依陸委會計畫每日接待一千人的上限,中國人士來台的數量也僅是台灣人去中國的十分之一而已。(作者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