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戴董的「人緣靠金錢」讓我不安!

◎ 黃育徵

過去幾年來,不論是經營理念或人生哲理,我十分敬佩王品戴勝益董事長獨到的見解和經驗分享,但即便如此,我無法認同上週戴董對中興大學應屆畢業生的一席話。他認為,畢業生月收入未達五萬元前,千萬不要儲蓄,應拿來拓展人際關係和累積資源。這種價值觀,讓我感到十分不安。

人際關係真的需要花錢才能買到嗎?我十分認同拓展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如果他有所選擇,我相信戴董可以把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和他的個人經驗陳述得更完整、更精闢動人,絕對有助於開拓畢業生的思維和視野。

但是,當戴董選擇把金錢跟建立人際關係劃上等號時,把建立人際關係視為是一種企圖心,而非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不能短缺的互助、學習、分享和關懷,這種「人緣靠金錢」的價值觀,讓我感到沉重、憂心。

一個指標性的模範企業家,大剌剌在我們的最高教育殿堂,揮著大把鈔票,告訴我們的下一代,金錢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如果錢不夠用時,向父母借!此時此刻,我開始懷疑台灣社會真的病了?果真如此,眼前的國家領導者和眾多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皆視利益交換、利益操作、利益掛鉤為理所當然的立法及行政文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優質、永續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建立在「互助、互信」上,是人與人之間出自內心的關懷,不是買賣!前輩真的不該傳遞給年輕一代如此功利、錯亂、腐蝕的價值觀。我認為我們應該告訴這些應屆畢業生的是:

首先,人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金錢買得到的!因此,「成功」與否不在於你是不是百萬富翁:王品的戴勝益也好,台塑的王永慶也好,鴻海的郭台銘、廣達的林百里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但是,重點不在於他們的人生故事,而是年輕朋友「自己的人生故事是什麼?」「自己定義的成功是什麼?」

如果是我,我還會說,「成功」的人會堅守自己的生命價值、會確確實實地做自己、會有同理心、會不時地關懷周遭的人、事、物,會不吝為他們付出,更會辨識、拒絕偏頗、不當的價值觀!

(作者曾任台橡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世界青年學生旅遊會議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