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歐洲看台灣:多多開伙吧!

◎ 劉彥蘭

我在大學教授企業倫理課程。近日課堂上,我將最近的食品安全事件頻傳當作企業無倫理的時事案例,加深學生對企業倫理的認知。

在歐洲住過一段時間,親身體驗歐洲食品衛生檢驗嚴格的面面觀。購買食物以超市系統為主的歐洲人,超市內上架的商品,均有標示清楚的成分與卡路里,食物期限以及單位的價格。食品資訊透明化,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

至於即將過期的食物,超市業者會在最後期限內,以便宜的價格出清。在荷蘭時,有時可以在open market買到十二盒裝的優酪乳,卻只賣一歐,因為期限只剩兩天;在瑞典時,曾有幾次經驗,住處附近超市不定期會有一區標示五折出售的麵包,期限是當日。第一次見此促銷活動時,好奇地,我特意隔日一早再去此超市「勘查」,然而那款五折麵包已經下架。從這一點,即可看到誠信,也就是企業倫理。

在人力成本高的北歐社會裡,外食的價格非常高,不論男女,在家用餐與下廚早就養成習慣,難怪不少歐洲朋友已經練就一身好廚藝。每當社區或學校有聚會時,家家戶戶自己準備一到兩樣菜,一起共食與分享。

非常重視食物原味的歐洲人,以瑞典早餐為例,經常是一片土司上放一片黃瓜、一片起司,或是一片火腿的簡易早餐,沒有美乃滋,更沒有其他醬料。餐與餐之間,最常看到當地人啃著蘋果當點心,因為蘋果是歐洲當地最便宜的水果,通常一年四季都吃得到;午餐則自備以保鮮膜包好的三明治或是自製的各式餐盒。

台灣近期的食品安全醜聞,並不是新聞,而是存在數十年,近日才被爆料出來的事件。食品物料商的無倫理作為,除了讓消費者對業者的誠信產生質疑外,試問,國人健康從何追溯、彌補與討回公道?在食品安全疑慮未消之前,自求多福為上策:改變自己最實在,多多開伙吧!

(作者為大學教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