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做評估,大膽開放

我國與中國即將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目前已知要對中國開放五十五項行業,准許中國人前來投資與基本民生直接相關的美容美髮、旅行、老人院、小客車租賃、劇場等項目,外加資訊服務、會展、電子商務等行業。至於其他具體資訊,由於主其事的經濟部以唯恐生變為由,祭出「談判過程不公開」托辭,各方所知有限。

更離譜的,主管機關對開放中資前來必有的產業衝擊、市場變動、就業影響及後續可能發生的變相移民、政經效應,未做嚴謹而切合實際的評估,經立委逼問,方承諾三個月後的九月間才提出完整報告。如此一來,形同「先簽署、後評估」,俟報告出爐,協議木已成舟,既違反常識,也不合程序正義,馬政府竟如此草率處理關係國計民生的與中國協議。

如果對照美國審慎處理與中國經貿往來,特別是開放中國投資一事,就可看出馬政府離譜的程度。最新的例子,中國雙匯國際控股公司打算以四十七億美元,收購美國供應豬肉產品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Smithfield Foods),這一併購案五月下旬公開,正在交付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審查。此事廣受矚目,主要是本案雖係中國歷來在美國的最大併購案,委員會很少對肉品商進行審查,其結果將凸顯華府對中國投資的整體看法。

財政部之下的這一委員會,依法審查外資交易在美國是否威脅國家安全,由總統依審查結果阻止或解除收購案。中國一直是委員會關注的對象︰二○○五年中國海洋石油收購優尼科(Unocal Corporation)不成,近年包括華為等中國廠商併購航空、電信、金礦、風力發電廠等案例被打回票,都因未能通過委員會審查。

按美國法律,凡涉及外國政府控制或重要基礎設施的收購案,必須接受審查。雙匯此案雖非此一性質,仍自願交付審查,所看重的是史密斯菲爾德是供應不含萊克多巴胺的大廠,而全球消費豬肉最多的中國,禁止含這種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根據以往程序,委員會審查可能包括三項。先是查核史密斯菲爾德為美國軍方及其他安全機構提供肉品的全部合約,其次聚焦於該公司特殊的「豬肉生產」技術是否可能移轉中國,最基本的是檢視全案是否影響美國食品供應鏈。

一家中資的併購案,世界最富強的美國都要如此慎重其事,在核准之前審慎評估對產品供應鏈、技術移轉及供應軍方等攸關國家安全的具體項目。相形之下,我國即將對中國開放五十五項服務業,堪稱茲事體大,不但開放談判內容諱莫如深,連事前應有的完整而負責任效應評估也付之闕如。這樣的開放,在正常國家是形同兒戲的不可思議,面對極力要併吞台灣的中國,主政者尤屬居心叵測,誠不知把國家安全及必受衝擊的廣大業者福祉置於何地?

尤有甚者,這已經不是馬政府首次幹下這種既違反常識、也不合程序正義的勾當。二○○九年初,當局在毫無政策影響評估、且未徵詢各界意見,即貿然宣布要與中國洽簽ECFA;後來即使補上所謂評估報告,如今以各種經濟指標驗證,也多屬不切實際的官樣文章,與真實結果大相逕庭。同時,前此與中國所簽十八項協議,也未經國會正常程序審查批准。

台灣面對中國,不但有基本的敵我關係,又因語文相通,大小懸殊、制度迥異,處理與中國經貿關係,必須戒慎恐懼,無知浪漫只有招致傷害,草率暴衝更將後患無窮。馬政府五年,已讓台灣經濟哀鴻遍野,服務貿易若再不做評估就大膽開放,業者的悲慘世界、整體經濟社會的災難,都將接踵而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正考驗台灣人民抗拒馬政府一再暴衝的決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