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勞委會姓資不姓勞

◎ 許哲瑋

社會新鮮人起薪二○一二年平均新台幣二五○三六元,只比前年微增新台幣三百八十一元;而研究所以上程度者,起薪更是呈現減少的趨勢。對此現象,勞委會主委潘世偉竟然認為,「台灣學生多一直念書,缺乏社會歷練,若於在學期間增加歷練,就業薪資自然提高。」然而,青年就業問題絕對不是新鮮人的問題。

翻開求才網站,大多數企業希望找尋的人才,都是所謂的「即戰力」。意即公司不提供職前訓練,希望求職者可以馬上上工。但是,這些企業往往未提供寒暑期見習實習機會,卻單方面要求求職者具備「實務」經驗。難道實務經驗會存在於以學院教育的高等教育體系提供嗎?研究所成立之目的,究竟是為了學術研究還是職業訓練?這難道不是財團雇主迴避了員工培訓的責任,卻怪罪大專院校沒有提供好人才。更有甚者,有企業主只願意支付三萬元的薪水聘用懂得財稅會計、美工軟體的工程師(月休六天,假日隨時待命,還必須會電路、焊接)。勞委會身為勞工主管單位,眼中忽略了這些只會壓低人力成本的企業,卻將薪資不漲的問題怪罪於社會新鮮人,無怪眾人皆曰︰台灣無勞委會,只有「資方委員會」。

當我們關心吳寶春不留在台灣就學而擔憂人才外流之時,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優秀的人才已經屏棄了台灣的企業主。這不是青年不學習的結果,而是這個社會對青年的歧視。(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曾擔任青輔會就業輔導組青年諮詢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