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澱粉事件應適可而止

◎ 陳景川

台灣的毒澱粉風波已殃及新加坡、汶萊等鄰國,越演越烈,不僅消費者寢食難安,食品業者亦人人自危,整個社會籠罩在毒澱粉的恐怖氛圍中。事實上,只要釐清真相,快刀斬亂麻,大家不必太過於惶恐。

國內澱粉的製造原料來自於樹薯,由於在加工及貯存的過程中容易老化,所以用順丁烯二酸酐去作修飾,使其Q化,以滿足消費者的口感。但順丁烯二酸酐是工業化學用品,不應添加在食物上;現已查出元凶,要立即將這些毒澱粉銷毀,禁止再度使用,還給食品業一個乾淨的空間。

有些天然食物在發酵的過程中,亦會產出順丁烯二酸,它對人體會有影響;但除非大量食用,否則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大家不要因噎廢食。媒體與學者應本著務實的態度,提供周延的資訊供民眾參考,不宜以偏概全或刻意渲染,徒增社會的不安。

另外,通路商應該按照政府公佈有使用澱粉的項目進行檢測,而不應該無限上綱,要求所有上架物品都要檢測;民眾也要相信政府相關單位的報導,不要以訛傳訛。目前官方的資訊均已十分公開,產、官、學和民眾均應以理性的角度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希望毒澱粉事件及早落幕,讓大家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作者為美和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