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原住民也悶了五年

◎ 裴菲夏‧舒又

猶記得二○○八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強力提出許多原住民政策,包括試辦原住民族自治區等十二項政見主張,讓原住民充滿希望。但五年來,原民事件頻傳,如蘭嶼核廢料貯存場核廢料外洩、秀林鄉抗議台電核廢處置場、台東美麗灣、部落災情等事件,這些都涉及原住民生存問題。然而,每當馬總統在各地趴趴走,好不容易也安排至原鄉部落時,不是與原民共舞,就是放「高格調」的說詞,似乎把原住民部落當成政治秀場罷了,演一場對弱勢族群「假關懷、真作秀」的政治戲碼,並沒有實際解決原住民的生存問題。

至於原住民自治議題,也在總統政策指示方向下,變成了「聖旨」。儘管很多原民團體批評,認為政府推動原住民自治,是一種空間合一虛擬自治,總統仍試圖運用立院多數黨硬上,以便實現馬總統政見。請問,缺乏原住民族自主自尊的自治法案,真的能讓原住民翻身嗎?還是繼續讓原住民淪為社會邊陲?

如果認真思考因果,或許只能說,問題在於原民會主委係政治酬庸式任命,因此「黨意擺中間,原民置兩邊」。儘管原住民怨氣沸騰,依然唯我獨尊馬式官僚。如果您是原住民,您會不悶嗎?

(作者為部落工作者,泰雅族山地原住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