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菲律賓官方正式道歉?很難!

◎ 吳雪鳳

為什麼菲律賓如此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真如中國環球時報報導:「菲律賓拋出一中處理原則,希望用挑撥兩岸關係的方法蒙混過關?」

其實,菲國對台灣的外交原則是為討好中國而來;而中、菲關係除了政治與經濟,更是地緣相連的切身關係。菲律賓需要中國的程度,遠大於菲律賓對中國的重要性。

今年一月美國之音報導,菲律賓因北京聲稱擁有整個南中國海主權,而向國際仲裁法庭提出國際仲裁,但隨後菲律賓政府卻試圖提出與中國合作開發南中國海的石油與天然氣方案。這一行為不難看出是出自利益考量:一艘漁船滿載可帶回的收入,根本沒辦法和天然氣田或油田的收益相比。

多年來,由於南中國海的紛爭,使得該地區大部分的石油與天然氣無法開採,明顯地,只要中國同意合作,就會為菲律賓帶來可觀的收入,同時也可改善菲律賓的能源安全問題。具體而言,中、菲合作是兩相得利。中國可名正言順地在南中國海進行大規模開採行動,而菲律賓除了取得中國的設備、資金與技術外,更可為菲國排除西菲律賓海(南中國海)天然資源的競逐者,包括越南及馬來西亞等。

儘管菲、中長期以來在西菲律賓海有領土爭端,但今年三月菲律賓政府向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善意,表示菲國願意更進一步與中國進行合作。四月二十七日,兩國資深安全官員在中國進行第四次國防與安全會談(Defense and Security Talks, DST)中承諾,進一步建立雙邊國防與軍事合作機制,包括與強權間的關係,如美國。菲國國防部發言人Peter Galvez於五月七日說明雙方交換意見所涉及的區域安全,包括海洋安全;另方面,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Edwin Lacierda也鼓勵中國到菲律賓投資。

因此,菲律賓對台灣採取一個中國原則,必然是中、菲兩國合作的大前提之一。菲律賓與中國合作,中國勢必處於支配地位;換句話說,菲律賓不會因台灣威嚇而貿然地得罪中國,尤其在中國最重視的國家主權方面。

在國際關係的現實面上,權力的大小決定利益的走向,實質利益遠比公平正義及真相來得重要,這也就是台灣至今不能取得菲律賓官方正式道歉的原因所在。

(作者為正修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