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務官下鄉參選

去年立委選舉後,民進黨終於覺悟,雖然已經執政四年多,但是體質仍然衰弱,於是一方面在中央吹起政黨合作的調,一方面則推動政務官下鄉參選,要在縣市層級扎根。

民進黨成立之後,出現各種發展論述,都考量到民進黨如何走向執政之路,以及執政之後如何推動自身的理念與路線,但唯一料想不到的是:竟然那麼快取得政權。

阿扁在二○○○年當上總統,不要說出乎國人或民進黨、國民黨的預料之外,恐怕連阿扁本人都不敢置信。所以,有人才會產生把這種選舉結果,當成是「天佑台灣」。

「天佑台灣」,靠的是運氣,但是治理國家卻必須靠人才;治國是硬功夫,絕不可能僥倖。民進黨拿到政權固然竊喜,卻猛然發現自己實在欠缺執政的人才,於是才向外借將,不惜延攬他黨人士擔任閣揆。但是,不管是初執政時大膽進用他黨人士,或是停建核四之後死了政黨合作之心,改採「少數政府」,民進黨政府一直處於狂風暴雨的暴風圈。

現在,民進黨推動政務官下鄉參選,可能真正了解到,要避免成為少數政府,民進黨必須重新回過頭來,從基層一步一腳印地耕耘,不能期待一步登天。政務官下鄉,由優秀人才在基層扎根,才能深植民進黨的地方基礎,不致成為一個空心的政黨。

等到這些深耕動作有了收穫時,民進黨有了深厚的基層力量,就可以脫離少數政府的困境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