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雲林談1988年的520

◎ 李進勇

在五月二十日的今天,據新聞報導馬英九總統將蒞臨我們雲林縣,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行就職週年國際記者會。馬總統或許認為,這是表示他個人對於雲林這個偏鄉的重視和關心,但是身為一個雲林人,我們不禁要問:馬總統是不是真正了解「五二○」這三個數字對雲林人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誰的五二○?出身國民黨權貴子弟的馬總統,可能不大清楚,在一九八八年的五月二十日那天,以雲林農權會為主體的南部農民北上請願,提出農業改革七大訴求,因為警方採鎮壓手段執法而造成激烈的警民衝突,司法單位誣指群眾為預藏石塊、棍棒的「暴民」,導致林國華先生等領導人因而入獄。五二○事件,這場戰後台灣最大規模的農民抗爭事件,正代表台灣人、雲林人為民主所付出的代價。

諷刺的是,當年五二○的抗爭主題是反對擴大農產品進口,而「五二○,到雲林」的馬政府卻是要擴大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

一九八八年到今天已經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來我們農民的生活不但沒有獲得改善,所得反而持續降低,而務農所得佔農民所得更是低到僅有兩成。反觀其他土地、人口、資源與我們相似的國家,如荷蘭和丹麥,雖然位處北歐,日照和低溫都不利於農業,但他們一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國,一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國,他們的農民所得都超過國民所得平均值,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差別在於態度!荷蘭、丹麥的政府實實在在地把農業當成前途似錦的黃金產業,從人才培育、科技研發、產銷制度到環境保護都有一套長遠的規劃;我們的政府卻把農業當成隨時可以犧牲的夕陽產業,而農政單位更是淪為社會救助單位。

馬英九,你真的知道五二○是什麼嗎?(作者為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