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策陷於迷航 人民求變心切

馬政府、國民黨紕漏連連,人民愈來愈火大。林益世、賴素如、李朝卿等總統人馬涉貪,清廉招牌摔得粉碎。而林益世一審輕判,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無不開罵。所謂的年金改革,公務員部分要改不改,勞工卻立刻改為繳多領少。大專學雜費調漲,對面臨景氣低迷的家庭,簡直是另外一種懲罰,也使長期以來的教育機會平等受到挑戰。至於證所稅,到底要修還是要廢,還不知道要等誰拍板定案。此外,畢業季節即將到來,畢業即失業及二十二K的惡夢,又隨著鳳凰花開盤踞在年輕人心頭。

不僅如此,從五楊高架路到機場捷運不斷延宕,重大建設紛紛跳票。核四公投的機關算盡,讓人民看清馬政府「反公投」的本質。損及居住正義的拆除案,在貧富不均愈來愈嚴重的社會,造成更大的不公不義質疑。反觀馬政府服務中國人士,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由六年再次縮短為四年,引起社會「木馬屠城」的疑慮,但馬政府看起來仍要一意孤行。陳雲林再次極樂台灣,也備受國民黨人熱情款待;加上高階退將再度組團訪中,並將會見中共中央軍政高層,馬政府的國防形同兒戲。

凡此,從國家主權、司法正義、居住正義等抽象價值,到經濟建設、就業機會、實質所得倒退、貧富不均惡化等實際利益,都成了二千三百萬人共同的困境。唯一不在困境之中,依舊自我感覺良好的,便是馬英九們與馬友友們,因為他們就是少數的獲益者,與絕大多數受害民眾「一邊一國」。凡此,也在在說明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僅剩下十三趴,確實反映出絕大多數人五年來極為嚴重的挫折感與無力感。從社會心理來說,此時此刻的台灣人民非常需要一位領導人物,提出重新燃起他們希望的號召,扭轉台灣的局勢和自己的命運。

令人遺憾的是,身為最大在野黨的民進黨,似乎失去了這種使命感,甚至迷失了方向感。上述許多人民關心的重大問題,民進黨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努力還不及只有三席立委的台聯。不僅如此,正當人民心中的怒火愈來愈大之際,民進黨卻是把「中國事務」當作重頭戲。而聚焦於「中國事務」的民進黨,其論述、政策也好像被某種力量磁吸至遠離主流民意的方向。或許,這足以解釋愈來愈多人對馬政府、國民黨失望透頂,但是民進黨的民意支持度卻沒有明顯的起色。

日前,民進黨舉行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蘇貞昌主席說,民進黨要主動提出以「台灣為主體」的議程,並提出對兩岸互動的重要議題清單,降低中國因素對台灣的介入、影響,也要為台灣創造、增加更廣大的自由選擇空間。中國事務堅持「以我為主」,是十分正確的;但另有人大作「憲法的綠色呢喃」打油詩,意在歸咎民進黨「對憲法有很多承諾都沒有做到」!這部「憲法」在台灣歷次修憲,已經強化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組成的國家這個主體,然而馬政府、國民黨卻捨此主流民意不顧,「依據憲法」主張「一國兩區」。難道,打油詩作者是批評民進黨對這一部份沒有「承諾」嗎?台灣歷來的民意調查,何曾支持這種「承諾」?

老實講,目前絕大多數人在意的不是「憲法的綠色呢喃」,由近而遠來說應該是經濟停滯、失業率四小龍第一、實質所得倒退十五年、貧富不均持續惡化等問題,以及國家主權、司法正義、居住正義等問題。國家主權不是不能談,而是不能跟著「憲法的綠色呢喃」說夢話。最能引起廣大民眾共鳴的,自是針對馬政府的貪腐與失政,提出具體的揭發、有力的批判、改革的對案,落實主流民意「求變」的心聲,這也是該黨的重新執政之路。最可怕的是,民進黨如果在中國政策迷航,一面合理化國共統一願景,一面讓主流民意失去信任,「自我否定成為棄嬰」,「自暴自棄化為流水」,泡沫化將是遲早的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