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經濟部很欠電?

◎ 呂錫民

報載經濟部評估向中國大陸購電的可能性,此乃捨近求遠的異想。

首先,台灣能源供應九十九.二%以上仰賴進口,且大部分是來自政治不穩定的中東地區,能源安全已經是政府制訂能源政策的首要關注議題。

第二,發展再生能源不但有助於能源供應的獨立自主,更可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效益。實際上,根據台大能源研究中心評估,台灣再生能源發電潛力至少為目前電力使用量的兩倍以上,簡要說明如下。

太陽能:台灣位處亞熱帶,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日照時間長、日光偏斜角度小,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

風力:台灣夏、冬兩季都有季風,使得台灣海峽就像一個快速風道,加上西部沿海連綿一大片的淺灘,深具離岸式風力發電的潛能。尤其是澎湖地區,風力常年高達7m/s以上,是一級的優質風場。

生質能源:除了生活、工、農業所產生的廢棄物可做為生質燃料外,不會引發糧食危機的第二代生質作物,如油藻和纖維素,可利用上千公里的沿海海域和廣大的林地,來養殖或種植這些能源作物,也有可觀的蘊藏潛力。

地熱: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接處,也是環太平洋火山系列的一部分,由目前有相同地質的菲律賓、日本和印尼等國的地熱發展盛況可知,台灣的地熱發展潛力也不應小覷。

水力:台灣的高山地形和豐沛雨量(年平均約九百億噸),也提供水力發電可觀的發展潛力。

海洋能:台灣東部沿海離岸不遠即達數千公尺海深,溫暖的海面配合數百公尺下的冰冷海水,是絕佳的海洋溫差發電場所。且北太平洋環流經由菲律賓轉北、經過台灣東部貼岸而行的黑潮,平均寬達100km、流速1m/s,一年四季穩定往北流向日本;這龐大的動能,為台灣的海流發電帶來無窮的潛力。

有如此上天賦予的再生能源財富,夫復何求,又何必勞師動眾、向用上千枚飛彈對著我們的國家購電呢?(作者為台灣大學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