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板比天花板還高

去年各級政府潛藏負債達十五.六七兆元,再創新高,絕大部分是軍公教退休金及勞工保險。目前軍公教退撫新舊制潛藏債務達八.三一兆元,占了政府潛藏債務一半以上,勞工保險潛藏負債六.七兆元,兩者加起來逾十五兆元。若說政府財政可能破產,乃是被軍公教退休金與勞工保險拖垮,絕非危言聳聽,退休年金改革的必要性與急迫切,由此可見。

一個正常國家之所以會破產,除了戰爭因素,軍公教退休金的沉重負擔亦為主因。以在歐債危機中搖搖欲墜的希臘為例,其公務員的好福利全球著稱,公務員每年可領十四個月薪水,另有一個月的帶薪休假。每個月最高可獲得一三○○歐元的額外獎金。四十歲就可退休,所得替代率達一一一%。去世公務員的子女,不論已婚未婚,可繼續領取父母的退休金。歐盟執委會曾估計,到二○五○年希臘公務員退休金支出將占其GDP的十二%。希臘經濟體質不好,幾無重要製造業,主要依靠觀光業挹注,經濟萎縮,無法增加更多稅收,因此舉債度日,當然撐不住舉世無雙的公部門退休、福利支出,最後在歐債危機中成為首批中箭落馬的國家。其實,要解救這種入不敷出的財政問題,方法也很簡單,短期內無法開源,那就節流,也就是撙節政府開支,刪減預算。而不得不著手改革,也最容易得到效果的方法,就是裁減公務員人數與退休待遇。因此,希臘最近宣布至明年底要裁減一萬五千名公務員,緊接著情況類似的葡萄牙也表示,要大砍三萬名公務員,實現大規模的減支計畫,預計在未來三年可以減少六十億歐元支出。

馬政府顯然也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最近閣揆江宜樺就以希臘化作為警訊,坦言台灣的軍公教制度如果不及早變革,仍用那麼高的所得替代率和這麼低的繳費率,「當然有一天可能會和希臘一樣」。不過, 若以現狀因循不改,台灣豈止希臘化?甚至可能比希臘的處境更嚴峻。因為希臘落難,可以向歐盟、歐元區、國際貨幣基金求援,但台灣因中國打壓,在國際組織已邊緣化,一旦財政崩潰,恐怕求救無門。馬政府對此問題確實有正確的認知,但因為政治考量,提出的年金改革方案卻無法切中要害,不在軍公教方面做最大改革,卻大刀砍向勞工,因此出現改革方案中軍公教最低月退金的地板,比勞工最高月退金的天花板還高。這不是改革,是在為財政崩壞找代罪羔羊。而在馬政府眼裡,這可憐的代罪羔羊就是勞工。

年金改革應改進不合理的部分,才能對症下藥。目前最受詬病的是,政府將大部分資源用於照顧軍公教人員,其福利措施包含︰子女教育補助、年終獎金、考績獎金、高額的喪葬補助(依親人別補助三至五個月薪俸額)、結婚補助(補助兩個月薪俸額)、生育補助(每生一兒補助兩個月薪俸額)、每年一萬六千元的國民旅遊卡補助;若死亡,則其配偶繼續領月退休金半薪到死、調薪時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跟著在職人員一起調高、退休人員每年享有年終慰問金、三節慰問金(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去年底的年終慰問金爭議,暴露出光是這一項一年就須二百多億元,令人咋舌。而優存十八%,目前政府一年補貼金額約七、八百億元,至二○一五年將達一千四百億元,若未廢除,預計政府將再支出二兆多元。若取消軍公教的不當福利津貼與退休優渥待遇,並且降低其全球數一數二的所得替代率,相信立刻可以化解泰半的財政黑洞。

改革最艱難的障礙是執政者的妥協與既得利益者的反撲。馬政府的年金改革並未針對既得利益階層,就已先自我妥協,將最弱勢的勞工當成改革的祭品。坦白說,期待那些既得利益階層會自我醒悟,以利他精神贊成改革,不將債務留給子孫,只是不切實際的奢望。只有勞工階級覺醒,用實際的行動監督馬政府,不再獨厚特定族群,卻犧牲勞工階層的權益,才能防止年金改革走上歧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