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X年平均薪資怎麼算的?

◎ 鄭崇輔

行政院院會通過年金改革方案,解析本次改革方案背後的政策考量,不外乎在於改善各保險體系中的財務穩定性與給付合理性,因此,遂有教育人員請領條件改為九○制、勞工保險年資給付率調整、軍職人員與教育人員個人提撥比例增加,以及各保險體系投保薪資計算方式變革等作為。只是,能否以社會公平爭取到社會認同,無疑是國人關注焦點。

例如,在本次改革方案的投保薪資計算上,從勞保體系的最高十二年薪資平均、軍保體系的退休最後三年均薪,到教育人員的退休前十五年平均薪資,其中政府單位政策考量點為何,實需有關單位對社會有所說明。

畢竟,相對於軍公教人員的高薪資所得,現今勞工保險體系薪資投保上限四萬三千九百元的「水泥天花板」,已經造成勞保「所得替代率」的最高額度之限制;倘若繼續在投保薪資拉低計算基準,而政策說帖上未有完備解釋,那麼多重「比較性需求」的結果,終會引起廣大勞工階層的反彈!

其次,雖然軍保、教職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將會因「投保薪資基準調整」、「所得替代率上限規範」而與勞工階層有所拉近,但是,勞保部份所能請領的最高月退,卻在本次改革中不升反降,這種試圖降低底層勞工對抗「老年經濟不安全」的政策弔詭,亦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從本次年金改革方案所衍生的發想性提問,即在於軍公教與一般民眾間的退休金存款利率差距、以及提升國保納保人口對抗老年經濟風險的能力,是否應鎖定為下一波年金改革的重點,更有待有關單位進一步構思!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