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風力發電機噪音的國際規範

◎ 許立民

風力發電爆發抗爭,癥結是風力渦輪所帶來的噪音污染。

二○○五年,Muzet在WHO的研究已經證實,風力渦輪所帶來的噪音警醒效應在三十二分貝就會發生,尤其是低頻噪音,更容易被人體警醒系統察知。二○一一年Phillips從流行病學的觀點證明:風力渦輪噪音會造成睡眠干擾與健康影響。該年WHO也認定風力渦輪噪音對於精神狀態、心血管疾病與學習能力產生影響。Daniel Shepherd在二○一二年的研究指出:住在風力渦輪二公里以內的居民健康會受影響;若以中心音量一○五分貝的風力渦輪量測噪音,距離一百公尺會產生五十二分貝的噪音,五百公尺是三十八分貝,一千五百公尺約是三十分貝,這也是目前大部分國家對於風力渦輪設置規範的依據:與住戶距離最短需五百至一千公尺以上,英國甚至規定需要有一千五百公尺的距離。

台灣現行的風力渦輪設置規範,僅規定與住戶距離二百五十公尺以內需進行環評,這樣的規定,將使當地居民長期持續暴露在高達四十五分貝以上的低頻噪音壓力中,造成嚴重生理與心理壓力。因此我們要求:一、新設低碳能源設施必須考慮公眾健康問題;二、風力渦輪設施必須距離住戶一千公尺以上;三、進行風力渦輪的健康風險評估與追蹤。

(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