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嘯與台灣

■陳玉峰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尼烈震,導致號稱二百五十年來全球最大災變的海嘯,明確傷亡人數迄今尚難完全掌握,台灣在捐輸之餘,相關專家亦大談海嘯與台灣,各類型提醒與解說似乎帶給台灣人若干印象,大致上可歸納為:台灣海嘯預報系統完備,居世界領先地位;台灣海嘯最危險區域為基隆;台灣東部由於海崖地形,無庸擔心海嘯危害。

筆者靜候半月,傳媒已漸冷卻,但台灣是否不必多慮的認知,卻始終未見再論,而筆者深感不安,認為有必要向國人提醒一、二。

眾所周知,海嘯成因有三,即海底地層錯動或地震等引發;隕石、小行星撞擊地球;海洋邊大型火山島因地下水問題等,造成大崩塌,推擠海水而形成。台灣位於太平洋火圈(fire ring)或地球隱沒帶的環節上,東接太平洋,三大類型海嘯成因都有可能被波及,特別是宜蘭及高屏外海的海溝地震;事實上,台灣一二五○公里海岸線(包括離島)皆有可能遭遇大海嘯的危機,國人千萬不得掉以輕心,國家執政者更不可盲目樂觀。

迄今為止,傳媒報導、專家申論台灣歷史上的大海嘯,包括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八日的基隆北海案例等,然而,似乎無人注意到一九八○年三月八日,台中縣大安溪出海口附近,當退潮時分,十四位正在撿拾海瓜子的婦人,短短三分鐘之內被巨浪吞噬,大安鄉沿海十二公里範圍內,由松柏港以迄海埔村首當其衝,五十艘漁筏頃遭沖毀,當年報導:「台灣史無前例海嘯事件」,而氣象局表示,此「海嘯」並非地震所引起,「可能係台灣北部海面一道強烈冷鋒影響所致」,但「有關機關未來應加強沿海地質研究」,換句話說,此次巨浪是否為長波的海嘯,已淪為無頭懸案。

則台灣西海岸是否不必擔心海嘯?筆者可不這麼認為。台灣海峽是條淺淺海溝,退潮時海水自海峽南北兩端流出,及至最低潮位中部「跌停板」;漲潮時海水自南北兩端湧入,於中部地區「漲停板」,中西部海岸的大潮差平均為四點三公尺,龍井鄉的暴潮位曾經將近正四公尺,若面臨海嘯波及,是抵銷或加成皆屬未定之天。

台灣東部以海崖急降海底,理論上比較不怕海嘯來襲之由深海至淺灘的恐怖爆破力,然而,筆者新近調查東海岸生態,對東台海岸村莊聚落,普遍點狀集中於河川入海口附近,獲致強烈印象,而凡此人口密聚處多屬低地,以台東市而言,鯉魚山頂標高七十六公尺,試問一道浪頭數十或百公尺高的海嘯,不正可從卑南溪口、太平溪口長驅直入,席捲整個市區?花蓮市、宜蘭市,夥同整個東台海岸線繁多村落低地將如何?果真大海嘯發生,假設中央氣象局自詡「居世界領先」的預報系統,可針對近海一百公里發生的地震海嘯,提供九分鐘的「內陸疏散」,試問數十、百萬人口的東部海岸聚落人民將逃往何處?若屬深夜,將鳴放那種「警報」?九分鐘夠不夠逃到屋頂,居家附近有無大樹可爬?台灣有文字史以來,有沒有一套海嘯逃難計畫?所有台灣人誰人知道如何避難?

同理,台灣西部稠密的海岸人口如何?在台華人開拓史短淺,東台開發更晚,經驗累積的知識不足以讓台灣人瞭解潛在危機的可怖,但歷史短淺不必等同於目光如豆或無知、反理性,全球性、地域特性,以及全方位資訊,理應整合為台灣一整套避難、預防危機系統,從颱風、豪雨、山洪、土石流、地震、山林大火、暴風浪潮、海嘯、乾旱、水資源分配、疫情、戰爭、極稀罕災變類型等等,國家該有統合主管單位整合大計,及時成立龐雜務實計畫且定期操演,未及思慮的危機更該早日進行諸多基礎研究,同時,透徹瞭解台灣先天、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防患於未然,而非像土石流災變後,始耗資天文數字之所謂預警系統(試問我們從一九八○年代以來的山林運動與災難預警,顢頇的當局從來不都是木頭人)!

二○○四年二月九日,筆者在自由時報提醒旱象後,北、中、南颱風大水災、土石流、火燒、龍捲風等災變,不幸的是一一應驗,除了南台灣尚未發生颱風,卻也在去年冬,來了一個怪冬颱湊足讖言。且容筆者重申,二十一世紀的天候劇變很可能是二十世紀的十~六十倍,所有過往的預測系統必多將失效,更且本世紀的海平面或將上升五十公分或以上,台灣海岸地區極有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超級劫難,南亞海嘯慘烈地提醒台灣此一現象。

台灣終極防護罩、保護網的原始天然林,在過往一個多世紀被摧毀了七成,導致一九九○年以降愈演愈烈的天災地變連鎖發生,而最早被消滅的海岸林帶,必將見證海岸地區未來劫難的不幸,筆者在此呼籲當局,儘早依據原始時代台灣各地互異的海岸林原相復育之,若能回復局部天然海岸林帶,遵循土地倫理,必可降低今後若干風險。筆者極不願意卻必須預警,二十一世紀極有可能是逃難、防災的慘澹世紀,不只台灣,全球皆然。

(作者陳玉峰╱靜宜大學生態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