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漁業協議多虧國際因素

◎ 林濁水

台日漁業協議在東海煙硝中談成,馬總統大大得意認為東亞海域緊張得無法解決,都是他神力扭轉乾坤大勢,逆向締造和平的證明;民進黨也不甘示弱地說,這都是民進黨執政時十六次談判奠下的基礎。

其實,民進黨和馬總統雖然都有不小的貢獻,但真正決定性的因素不在於他們的努力。假設協議是因為民進黨的努力,那麼協議為什麼不在號稱台日關係上升到最高峰的民進黨執政時談成,反而在台日關係齟齬不斷的馬政府時期談成。

決定性的因素也不是馬總統什麼一上台就努力推動的偉大前瞻國際外交戰略,和去年的「東海和平倡議」。

馬總統一上台的大戰略是一切以搞好中國關係為優先,一旦兩岸關係好、中美關係好,在國際上台灣就可以大展宏圖,解決台灣外交難題。然而就正是在中美、兩岸、中日關係全進入蜜月期時,二○○九年日本中止了台日漁業談判;相反的,是中國和美、日關係全面惡化,北京對馬總統也越來越不滿的今年,台日漁業協議才談成的。可見終於成事和他的偉大前瞻戰略不只扯不上關係,反而是在大趨勢和他規劃的完全相反時成功的。

會談成功,關鍵在馬和民進黨英明之外的五個條件:一、釣魚台海域北緯廿七度以南湊巧因中國堅持國共內戰因素,談了也沒辦法執法而排除在「中日漁業協定」的範圍之外,於是為解決問題,日本非和台灣談不可;二、只要島鏈局勢趨於緊張,台灣的戰略地位必然浮升,要緩和緊張必須妥善處理台灣關係;三、台灣漁民的生計無法不重視;四、日本救災,台灣捐獻名列世界前茅,日本社會超感激;五、中國運用釣魚台鬆動島鏈結構,嚴重衝擊東亞安全引起國際警覺。

在這五大因素不可思議地匯集之下,誰當台灣總統只要不亂搞,台日漁業協議其實都跑不掉的。因此,協議簽成馬總統和民進黨雖都有貢獻,吹牛一下當然也無妨,但如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反而自我膨脹下去,肯定不是好事。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