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漁權 魚權

◎ 顏寧

歷經十七年,台、日雙方終於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漁業署視此協議為一大勝利。然而,根據最新研究資料顯示,漁業資源正在快速減少,政府若不審慎檢討目前過度發展的漁撈能力,再大的漁場終將有枯竭一日。

五月即將展開的黑鮪季,是東港、蘇澳漁民與饕客的年度盛事,第一鮪拍賣價格亦是全國熱門話題。每年此時,黑鮪魚從菲律賓順著黑潮通過台灣北上至日本,造就了著名的黑鮪季。然而,去年底,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發布資源評估報告,太平洋黑鮪魚數量從一九五二年至二○一一年,已減少了九十六.四%之多,大有絕種可能。

黑鮪是大型掠食魚種,要長至三百公斤以上需花費十數年,但在未充分考量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年復一年的密集捕撈已嚴重威脅黑鮪的生存,使漁民生計大不如前。去年我們在黑鮪季現場,漁販苦著臉感嘆過去一天進港百尾黑鮪的風光不再,那一天只進了四隻黑鮪。過去人聲鼎沸的華僑市場人影稀落,漁民也憂慮黑鮪越捕越少、越捕越小,一輩子討海的他們茫然無措,不曉得未來該怎麼辦。

此次協議的水域每年有超過八百艘漁船在此作業,漁獲量在四萬噸以上,影響的漁民不計其數。《台日漁業協議》第二條明載:「避免因過度開發而危害海洋生物資源之維護」,漁源日益枯竭,漁業署應更仔細評估現有資源量,並進一步調整漁業規模。過去大西洋黑鮪因過度捕撈,數量急劇減少,在二○○九年已被華盛頓公約(CITES)禁止國際貿易,使仰賴黑鮪的相關產業大受打擊。眼見太平洋黑鮪即將步上瀕危後塵,漁業署應基於預警性原則,有效管理資源。否則,漁場再大,沒有了魚也是枉然。

(作者為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