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靠中國 那你就慢慢等吧

◎ 張志豪

美國為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與「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甚至與歐盟開始談的FTA,皆是與以中國為首的東協加三或加六,相互較勁。美中之間已從「互信、互賴」走向「互疑、互爭」,大國的總體戰略布局不僅牽動東北亞,也連帶影響整個亞洲。在中國十二五規劃後,甫接班的習李持續布局「走出去」戰略,美國仍積極主導「重返亞洲」政策,面對大國的經貿版圖爭奪,台灣如何自處,是持續仰賴雙邊的ECFA?還是積極向外拓展多邊的FTA?

中國過去對於某些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經貿組織,曾考慮台灣的實際需要,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依據國際組織章程,允許安排台灣以非國家身分參與,如世界貿易組織,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中華台北」名稱加入。

今天,台灣的FTA布局,恐怕是遲了。因為在二○○一年兩岸依序加入WTO之後,一直到二○一○年兩岸簽了ECFA,台灣不僅沒有藉機打破自我界線,更錯失了黃金期,甚至在簽了帶有「一中原則」的ECFA之後,顯得進退失據,深陷兩岸賽局的囚犯困境之中。

台灣簽了ECFA就能與他國簽FTA?現況恐怕不是如此。縱使馬總統任內不斷拋出洽簽台紐、台新及台日FTA的主觀意願,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相較於東北亞的南韓,截至二○一二年已簽了八個FTA,正在談七個,正在規劃八個。馬總統二○○八年上任至今,不論是面對ASEAN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還是馬總統口中常說的八年加入TPP,都只是緣木求魚,策略節奏失據不說,時間表也一直說不準,甚至連堆積木都看不出目標性。面對政府的荒腔走板,實在難看出在中美競合關係下,台灣將扮演什麼角色,又將何去何從?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