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幸福GDP應入國教課綱

◎ 余靜華

貴報昨日社論「就業、薪資是衡量國民幸福的正確指標」,立論精闢,令人佩服。只是諸公可曾想過,GDP神話禍導我經濟發展方向之時期,其實橫跨藍綠執政,試問誰以致之?又何以致之?追根究柢,我國教育至今對GDP不代表國民幸福、經濟成長,應以追求國民幸福為目的,毫無著墨。

眾所皆知,所謂的國民所得不等於實質薪資成長,我國民所得自二○○八年至今,每人平均增加六萬五千四百一十八元,但實質平均薪資倒退十四年,不如一九九九年的四萬三千零三十七元;易言之,教育部本身對經濟成長「目的」之認知,分毫不差地複寫自馬政府死抱不放的GDP神話。

貴報主張,政府追求經濟發展的目的在增進國民之幸福,而就業與實質薪資的成長,才是衡量國民幸福的正確指標。此雖為真知灼見,然而試問,現在有這等觀念錯誤的教育部,學子對於政府追求經濟發展的「目的」又怎能有正確的認識?

如今,和「綠色GDP」同樣重要的「幸福GDP」指標,已於月前拍板定案。這個概念上包含就業率、可支配所得(可惜無「實質薪資所得」),不失為破除GDP神話的有力信念。馬政府會不會在形象收割後就晾掛高台,值得密切監督。 (作者為台灣智庫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