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用攝護腺癌否定質子治療 偏

◎ 洪志宏

近日媒體報導本院質子治療將在明年啟用,引發了質子設備必要性的討論。反對者採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雜誌之攝護腺癌的回溯性研究。此文結論為,質子治療病患雖在治療六個月後有明顯較低之泌尿副作用,但十二個月後則和X光治療相似;而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在二○一二年發布質子於攝護腺癌為有效且安全的治療,二○一三年並支持質子與其他攝護腺癌治療進行臨床試驗比較。此兩結論顯示,質子在療效上可能無法遠優於X光,此原因在於攝護腺癌位於身體深部,為質子射束特性之弱點。但至少達到相同療效時,質子明顯降低身體不必要的放射劑量,對於有十年以上存活期之患者,可以減少放射引發其他次發腫瘤之機會,其效應仍需嚴肅看待。

台灣有許多比攝護腺癌更要命的腫瘤,如肝、肺、頭頸、胰臟癌等。日本則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多篇不適合手術之肝癌病患療效,局部控制率近九成,而副作用又極低,這是X光治療所難以達到的。而除了早已被確認的小兒、顱底、眼黑色素瘤外,許多國際期刊陸續報告質子治療於上述其他腫瘤的良好局部控制率及降低副作用,這正是質子不傷及深部正常組織的優勢所達成。

質子於醫療使用有五十年以上及八萬以上之案例,其可能缺點已被廣泛研究並有效排解,許多腫瘤之優異治療成績為最好之說明。攝護腺癌治療有許多選擇,原就非台灣質子治療之主要族群。以單一腫瘤之回溯性報告來做全面否定,恐失偏頗,將使許多真正有需要的病患喪失機會。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