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正確「設計」老蔣的方法

◎ 陳中寧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在網路上公布的「台灣設計蔣」活動,引發諸多網友的批評,並帶起惡搞蔣介石圖像的風潮,最終導致活動暫停。做為有份改圖的網友之一,我認為這不單只是一場集體惡搞,更反映當下年輕世代對既有歷史詮釋的不滿。

蔣介石的「偉人」形象,本身就是威權時代以國民教育建構出的意識形態產物。然而,當資訊不再封閉,不利於蔣介石的歷史素材已然十分容易取得。其做為政治人物進行過多次狠辣的政治鬥爭,其做為國家領導對白色恐怖具有直接責任;即便在私德上,就家庭與親子關係來說,也不無可議之處。

故即便對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言,「紀念蔣介石」是履行其職責,但問題在於:年輕世代所認識的蔣介石已不再是個「偉人」,而是褒貶不一的爭議性人物。官方論述中卻仍只有「紀念」的正面觀點,自然會引發批評與反彈。

更何況在活動說明中,提到要以蔣介石「賢伉儷」帶動「全民夫妻恩愛、家庭和樂」。這是在公職身分之外,更去強調其在私生活中的道德優越性,將其視為婚姻、家庭之典範。這種進一步神聖化的舉動,自然會引發更激烈的批評。

所以,主管單位該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設計文創商品,更該是如何功過併陳地去描述蔣介石。同時,更根本的,我們該停止用國家資源去紀念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個人,更該去紀念的乃是一段歷史、一段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歷程。

(作者為網路鄉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