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今天不照顧好老人 明天沒人照顧好你

◎ 張子陽

這幾年台灣的老人比例變多,官員除有意開辦長期照顧保險外,也以希望整合長期照顧服務的理由,準備把主管社福業務的內政部社會司,和主管醫療業務的衛生署合併成衛生福利部。但筆者發現不少問題,希望能同時改善:

一、服務訊息雜亂看不懂:雖筆者不敢說本身對長期照顧服務特別了解,但仍有基本概念,只是有時上網找所需服務訊息時卻找不到。如社福專業人員都這樣覺得,不清楚長期照顧服務的一般民眾不就更加不知如何查詢?

二、專業人力能承受住嗎:雖現已培訓有照顧服務員及其他專業人員,但由於薪資偏低、民眾不清楚這些專業人員的工作內容而有誤解,造成不合適的期待;加上負責開案、評估的社工人力有限,造成工作量偏多而工作壓力大,讓這些專業人員只好選擇離職、改行,人力流失就回不來了,受照顧對象發生了問題要怪誰?

三、宣導不夠很少人知道:筆者敢打賭,至少一半以上台灣成年民眾不清楚長期照顧服務有哪些類型,且看台灣這幾年發表的長期照顧研究論文仍給「應加強宣導」結論,是該行動了。

所以要改善長期照顧服務,先要考量到民眾對長期照顧服務的了解程度、生活習慣,設計服務申請網站、說明摺頁時,用簡單好懂字詞、圖示及表格整合服務項目清單說明,讓民眾輕鬆了解服務內容、申請聯絡方式。

再來是給長期照顧服務專業人員加薪,接著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宣導,讓民眾了解服務概念和流程,也了解長期照顧服務各專業人員的工作內容,給適當的期待,讓長期照顧人員感覺受到尊重,減少人力流失、安心提供服務,順利和受照顧對象建立信任關係,更能有效提供服務。

不然長期照顧服務沒準備好,開辦長期照顧保險、成立衛生福利部就沒太大意義。

(作者為社工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