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去核」老兵談核電價:每度3.2元

◎ 郭國榮

前年四月我曾投書發表「核電廠『去核』我做過」,為一九八○年代我在美親身參與改裝核電廠成火力(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做個見證。接著十月應邀回台,參觀了台電核二、四廠和參加了他們的座談。最近,看到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委員林宗堯先生建議徵召核一、二、三廠有經驗的數十位員工,和聘請國外專家,來共同重組試運轉測試小組,檢查、發覺設計和施工的問題,並且以更正為前提來支持續建核四。我很欽佩林宗堯先生對核能專業的堅持,但是這些先決條件我實在不能苟同。

單就結構工程來看,施工時的偷工減料加上監工的放水或不嚴謹,完工後已很難偵測,也不可能全部打掉重來。何況還有管線、儀表、電路等問題。

至於核四的建造費用,我同意林委員的估算,至少要再花台幣一千億以上才能完工運轉。根據NEI美國核能協會在二○一二年公布,核能發電在二○一五年完工的平均建造資本估計為五五七五美元/KW,換算約為十六萬七二五○台幣/KW。因此核四兩千七百MW發電量,建造資本可能為一五○億五二五○萬美元,換算台幣約為四五一五億七五○○萬元。

台電所公布的核能電價為每度台幣○.七元左右,這只是運轉、維修和核燃料的費用,並不包括建廠成本的折舊攤提。根據二○一二年的美國能源部(DOE)能源資料管理(U.S. E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建廠成本折舊每度○.○八一五美元,運轉、維護和燃料每度○.○二四七美元,總共應為每度○.一○六二美元(約三.二元台幣),而非台幣○.七元。

台灣承受不了任何因天災或人禍而引起的核災。我建議發展綠能,不足處以改建核四成天然氣發電廠支應,大約需要六百五十億台幣和最多五年時間。另一方案為改進舊有的天然氣和燃煤火力電廠,增加發電效率和減少排碳量。例如增加桃園大潭電廠的複循環天然氣發電量,從目前的三十五%到九十%的裝置容量,成為基載機組,這就足以替代核四供電,不需要增加建新廠的投資。

(作者曾任職美國電力公司廿五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