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打球干國仇家恨屁事

◎ 江復正

世界經典棒球賽預賽落幕了,台韓之役部分地主球迷的舉動,更令人搖頭嘆息:有高舉「國仇家恨」字樣或影射對方為狗的海報、有捧著北韓頭子金日成三代肖像、有手拿標語取三字經諧音辱罵對手…,拿別人的國家苦難開玩笑,簡直自取其辱,更別提那些下流字眼能對台灣隊有任何激勵幫助!當這些畫面經由網路傳遍日韓,只是賠上整個台灣形象罷了!加上主播在鏡頭前痛哭流涕的失態演出,可謂面子裡子皆輸。

近十年雖有「韓流」來襲,韓劇、韓星風靡台灣新生代,然而長久以來,台灣人「仇韓」意識仍普遍高漲,二○一○年的「楊淑君事件」和「王建民是韓國人」、「韓國禁止播放台灣節目」等醜化韓國的網路謠言盛傳,更催化這股情緒。台灣人國家認同分歧,「反韓」倒是全民有志一同,加上某些媒體的推波助瀾,韓國成了台灣人的頭號假想敵。然而,台韓兩國既從無歷史恩怨、領土爭端,韓國亦無千顆飛彈對準台灣,頂多只有國際商場的激烈競爭,何來國仇家恨?荒謬的是,我們經常靠他們的「國技」跆拳,才能在奧運穿金戴銀。

在七、八○年代台灣外交風雨飄搖、主要國家紛紛斷交之際,韓國雖與台灣早就貌合神離,終究等到一九九二年才關閉使館撤離,算是仁至義盡。韓國官方通訊社韓聯社(YNA),最近在該社中文新聞網頁上,一反過去直呼我們「中國台北隊」,改稱「台灣隊」,不能說沒有釋出善意。台灣人不該反韓,反應學習人家如何能從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中破繭而出、如何夾在美、日、中列強之間扮演關鍵角色,如何能在北韓的武力陰影下,躋身全球八大工業國之林。

輸球,回去再練;「愛國球迷」,也該檢討一下。

(作者為公司負責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