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鞠躬道歉 鞠躬祭蔣 馬的二二八

◎ 邱莉莉

馬英九在今年二二八中樞紀念提及,要增加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教材內容,但對照馬英九從政以來對二二八事件的反動立場,令人強烈質疑,這仍是一貫欺世盜名的做法。

三年前,二二八事件六十三週年中樞紀念首度到台南市舉行,馬英九當時說,一九八一年他到總統府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與長官談二二八事件「一定要處理」,那個時代氛圍是美麗島事件發生不久,蔣經國擔任總統、政治仍處於戒嚴,馬英九以一介政治新手,敢和「長官」討論二二八的處理,我們很好奇他與談的長官是誰?建議的處理方式為何?

這樣的質疑是有其必要的,黨外時期敢突破禁忌進行第一次二二八遊行,是一九八七年在台南市舉行,由鄭南榕與林宗正牧師等人所發起的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活動,這對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產生極大衝撞與破壞,也在台灣民主運動史,記上可歌的一筆!馬英九卻在民主化的今天,高論他早期的「勇氣」,本身已對二二八事件平反過程竄改,怎能寄望他對歷史真相有還原的魄力與行動?

馬英九過去在台北市長任內,就曾被受難家屬批評消費二二八事件,「不敢直指元凶蔣介石並做批判,如何向外界證明有道歉的誠意」?擔任總統後,也無視「大溪檔案」對史實的揭露與研究,仍無所顧忌的前往慈湖「哭蔣」,其他包括穿著敏感的「中山裝」,會見二二八受難家屬、將「民主紀念堂」改回「中正紀念堂」,都足見馬英九內心潛藏的威權幽靈。

今年已是馬英九擔任總統後,第六年的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但各地二二八紀念活動仍多傳出受難者家屬的「異見」,中央政府的作為不足,是社會達成轉型正義實踐的石頭,馬英九對相關謬論,如受難人數、加害者等相關研究刻意漠視,卻片面指稱要增加歷史教材,真令人擔心有背離史觀的文字誤導後代子孫。(作者為台南市議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