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回應「復耕,高雄的危機與轉機」

◎ 葉昱呈

貴版廿四日「復耕,高雄的危機與轉機」一文,建議種植短期經濟林,以解決休耕地復耕後,水稻、食用玉米等作物生產過剩問題,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農民種植短期經濟林,除了須承擔六年後廠商履行契約的信用風險外,有能力收購造林樹種,供菇蕈類太空包使用及造紙用途的廠商,大多位於中北部,在運輸成本考量下,南下簽訂契作的意願並不高。

其次,推動平地造林,若未審慎規劃區位,而形成造林農地與一般耕作農地「夾雜」,將衍生大量的鳥類棲息林木並啄食田間水稻及果實。上個月,一名農民即向筆者抱怨,其毗鄰地造林之後,不僅害他田區果實遭到鳥類啄食,且因造林地主疏於清理雜草,所施撒的肥料,幾乎被躲藏其間的成群老鼠吃光,損失相當慘重。

再者,農民種植林木時,如未自土地邊界退縮適當距離,於林木長成後,其樹蔭將影響鄰地作物之日照,更何況造林之農地具有「不可逆性」,造林後很難再恢復土地原貌,不利重新栽種蔬菜、水稻等農作物,不啻與提高糧食自給率之世界潮流背道而馳!(作者為地方政府農政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