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安倍和連戰

東亞諸國最近動作頻頻,日相安倍晉三訪美,台灣政要連戰訪中,中國儲君習近平三月登基後將訪俄,每個人都在找「老大哥」。朝鮮半島也有一番氣象,南韓總統朴槿惠即將就職,北韓首腦金正恩大玩核爆,美國前瞻後顧,預防擦槍走火,東亞的局勢實在熱鬧。

台灣位在東亞第一島鏈上,站在「美日同盟」勢力的一方,圍堵國際邪惡勢力的擴張,「堅守民主陣容」六十幾年;但馬英九總統上台後,他的親中路線,等同是讓中國以超音波、內視鏡,透視台灣與「美日同盟」的脈絡,東亞的均勢受到破壞。

安倍訪美,連戰訪中,形式雖是平常,影響卻是非常,分別代表著鞏固與鬆動,連接與撕裂。

安倍訪美,是在尋求鞏固日本的經貿大國地位,密切連接「美日安保條約」,取得美國的保證,進一步維護「釣魚台」海域的現狀。

連戰訪中,雖然飄出國民黨的權鬥意味,但連馬吳的關係互動,何足輕重!要命的是北京當局召喚入京,台灣政要俯首聽令。連戰可以有千百種交流的理由,但若「中華民國」不能坦蕩行走於國際社會,國民黨當局任何兩岸交流的作為,都不脫「進京朝聖」的格局。

「釣魚台」爭議之所以讓中國取得突穿東亞第一島鏈的機會,問題出在台灣。馬政府對中政策大肆開放,正是代表鬆動與撕裂,成了民主陣營在東亞的缺口。

在看待國際局勢發展的同時,台灣人不能不警惕尋思,是誰讓台灣步入險境?有沒有改變的方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