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太平官〞過不了人民這一關

昨天是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次國民黨中常會,馬英九兼主席藉此場合賀歲,並且發表激勵談話指出:國際經濟景氣已經好轉,新的一年是令人感到振奮的一年。這顯然是以「大環境」為指標的出發點,完全把政府的職能弱化到最低點,既然國內經濟情況稍早是受到大環境拖累,則有一天隨著景氣循環的調整而上升,這自然與政府的作為無關,那麼做為受人民付託組成政府為大家服務的國家領導者,又有什麼好振奮的呢?

馬英九至多可以說,對於新的一年景氣可能好轉,他感到「慶幸」。慶幸谷底大約已經到了,不會再持續落底,否則執政團隊無計可施的窘境如果看不到盡頭,不知何時才是停損點,這日子有多難受呢!古代中國不乏這類的史料,描寫一些人庸庸碌碌、無所事事,根本不是經世濟民的料,只不過因緣際會進了衙門,繼而無災無難到公卿,因而被謔稱為太平宰相。太平官不需要什麼才幹,隨波逐流即可,大環境好,水漲船高,萬一大環境不好,太平官不能保太平,就要露出馬腳。因此太平官的歷史定位向來是譏諷為政者得過且過卻貪天之功,從未有正面評價。

帝制時期靠官官相護或可含混度日,民主時代的台灣,施政必須以民為本,檢驗一個政府的功能與角色是否稱職,特別在於危機與困頓時刻的決策品質與政策效度,能否建構成為人民的保護傘;換句話說,政府存在的價值與能耐,必須在大環境不佳的時刻才能有所彰顯,否則人民何必花錢養政府?因此,一個負責任、有承擔的現代政府,絕不敢將肩頭擔子推諉給大環境,也絕不敢有半點透露其只有尸位素餐做太平官的材料與志氣。

政府設立的目的既然是為人民解決問題的,在年關將屆之際,居然發生一群關廠失業的勞工以肉軀臥軌阻擋火車的激烈手段向政府提出強烈的抗議,對照於馬英九事後彷彿事不關己、未當回事的「振奮說」,整起過程已經徹底沖垮了馬政府為何存在的基石。關廠工人抗議勞委會「逼債」的行動已經蔓延許久,稍早曾經到總統官邸擲糞,臥軌衝突早就其來有自,然政府與這群關廠勞工的具體溝通進展何在?昨天,台灣鐵路管理局、鐵路警察局進一步宣稱要以涉嫌違反鐵路法、公共危險罪處置這些抗爭勞工,讓全民看到:這個政府不能興利,無法除弊,最後似乎連最基本如何與人民頭家對話的謙卑都喪失了。

台灣勞工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溫和,面對這麼韌命的對象,若做不到視民如親,有什麼理由可以寄望這個團隊會真正關心各世代所面臨不同就業與失業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會以同理心提出關照勞工老年晚景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今天的勞工已不是傳統觀念中的藍領或「黑手」,過年前科技廠仍有新一波被裁員的從業者,他們也都是勞工,橫跨白領在內的大部分受薪階級,佔據著最多的人口結構,也是人民的主幹,馬政府可以擺出與民為敵的高姿態?

三百名關廠工人主張「代位求償」這等「小事」,與新年國際景氣如何有什麼關係?這個事例說明,政府的治理能力才是要害,政府效能如果低落,景氣上升時全民未必獲利,景氣下降時必然受傷會較他國更為慘重,去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在亞洲墊底已是明證。這件「小事」也提醒大家思考,構成景氣指標的各種「數字」重要,還是「人民」的實際生活更加重要?

一個政府如果遲遲拿不出辦法,以為靠著搭上景氣循環的順風車就可否極泰來,只會受到人民唾棄;政府應有的職能是:不論前面的橫逆有多大,政府一定站在人民的前面,做好一切排除困難的準備。想當太平官充數,是絕對過不了關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