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拆穿中國經濟大騙術

中國商務部本週三回應新聞界,指去年十二月中國外貿數字波動屬正常現象,各界不應懷疑其中有假。按官方統計,中國十二月出口成長十四.一%,是二十二個月來最大增幅。由於數字遠較各方預期的高,被解讀為中國經濟有回春跡象,十日發布當天激勵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場上揚,但旋即引發外界質疑。據「彭博」報導,多家國際銀行的經濟專家從海外訂單、貿易夥伴進口及貨物移動數據比對,發現數字兜不攏,加上中國廠商年底為獲取沖退稅而盛行「假出口」,乃認定出口暴增顯有灌水造假。中國官方因此被迫回應,但官樣文章顯難釋疑。

這當然不是中國官方統計數字首次被指造假不實。去年十月官方公佈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七.四%,外資機構就有經濟專家比對發電量及製造業指數,認為「好到不像是真的」,大約高估了一個百分點。事實上,中國經濟數據不可靠,即使在中國也眾所皆知,連大官也承認。據「維基解密」,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即將出任總理的李克強二○○七年告訴美國外交官,他比較著重發電、鐵路貨運及銀行貸款金額,因為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

中國經濟數字「假、大、空」盛行,其來有自。一九五八到一九六○年的「大躍進」,經濟冒進造成大飢荒,以致三、四千萬人慘死的人類歷史大悲劇,原因之一就是各地虛報糧食、生產等經濟數據,好大喜功的毛澤東也一意孤行。儘管殷鑑不遠,如今中國經濟仍然充斥作偽弄虛現象。一個多月前,「人民日報」即有報導,從GDP到農村雞鴨牲畜統計,由地方到中央,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現象,黨政領導常有「兩本賬」,向上級匯報邀功一本賬,訴苦要求補助又是一本賬;而其根源在「數字出官」,亮麗經濟數字常足以決定黨政官員保住「烏紗帽」或甚至升官。

中國經濟數據普遍造假,當然不可能欺騙所有人於永久。誠然,儘管有經濟學者拉迪(Nicholas R. Lardy)等早已指出中國官方統計諸多虛假不實,有些學者甚至推估它的GDP浮報了兩成之多,中國仍靠著操弄經濟數據吸引眾多外來投資者,打造其所謂「世界工廠」。不過,越來越多人已看出中國所玩的把戲,以「假、大、空」欺騙世人的難度也越來越高。

尤其,中國數字造假伎倆,還玩到國際金融市場,但同樣不能長久騙人。在國際間掛牌的中資企業,近年因財報不實或借殼上市,被警告或裁定下市的案例頻傳,即其顯例。以美國為例,從二○一○年以來,有超過七十家在美國上市中國公司因涉嫌金融詐騙和財務違規被勒令或主動下市。中資企業聲譽低落,不但美國媒體對「中國概念股」普遍懷疑,全美電視網ABC上週即以「來美上市投資騙局」為題做特別節目,報導有錢人與小投資人同受其害的情況。中資企業被與詐騙畫上等號,還累及負責財報審核的會計機構,美國證管會(SEC)上月就控告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公司違反證券法。

正因如此,近年中國官方每次發布統計,經常遭到海外研究及投資機構質疑,且質疑聲浪越來越高;從GDP、外貿到金融體系呆帳,都有不信任危機。即使中國經濟學者,都常不相信官方數字,而必須參看海外獨立機構或自行調查研究取得的數據。

實況如此,台灣的馬英九政府卻對中國經濟與中資企業情有獨鍾。它強把台灣經濟與中國送作堆,卻與中國經濟數據一樣被人看穿︰有如國人所見,它所極力吹噓的ECFA對我國出口競爭力、吸引國際投資、促進國內投資、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的好處,都只是騙局一場。它意猶未盡,還正大膽開放中資事業前來,無視其在美國已被與詐騙集團劃上等號的事實。美國社會已經覺醒,台灣人豈能蒙著眼任令詐騙集團在台灣暢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