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經濟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寬鬆貨幣與擴大振興方案,讓垂垂老矣的日本經濟,似乎注入了活力,日圓劇貶,日股大漲,日本知名企業可望轉虧為盈,連帶他的支持度也飆升到七成。

安倍的經濟政策被稱為「安倍經濟學」,對照之下,台灣經濟在馬英九主政下一直搞不好,「馬英九經濟學」到底是啥?實在值得探究。其實,要了解馬英九為何搞不好經濟,從其個人的經濟行為模式,可能比探討他的經濟政策,更能找到答案。

最近中央機關的尾牙喊停,這看似小事一樁,卻是了解馬為何拚不好經濟的最佳案例。經濟要怎麼好起來?一般人不必具有艱深的理論,也都了解就是要有消費,讓市場活絡,產生需求,才能促成廠商願意投資、雇用勞工,增加就業與薪資。而工作增加、薪資上漲,又會增加民眾消費信心,願意花錢,形成良性循環。

而中央政府機關尾牙,花掉的錢是既有的預算,這筆例行性支出不會對政府財政形成額外負擔,反而可讓一些餐飲業的廠商增加業績,活絡一下冷颼颼的內需市場。但「馬英九經濟學」就是不在意大錢,專門省小錢,十八%這種會拖垮國家財政的他不願意改,停辦尾牙卻當成大事來辦。

馬英九的節約到了幾近變態的地步,衣服、鞋子、泳褲一補再補,以一生公務員的職業生涯,存款竟然可以近八千萬元,顯然他都只花公家的錢,自己的錢則一毛不拔,全部存到銀行。這樣的人格特質與經濟行為模式形成的「馬英九經濟學」,對於衰退的經濟當然是雪上加霜,市場只會更加蕭條而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