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備戰?

◎ 雲程

釣魚台情勢一觸即發。在資源爭奪、漁船衝撞、國有化與軍機對峙後,中日雙方基於內政因素,無人敢示弱。

十四日《解放軍報》刊出總參謀部的《二○一三年全軍軍事訓練指示》,開宗明義「全軍和武警部隊要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以軍事鬥爭準備任務為牽引,大力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中央電視台連番播出《釣島戰爭》鋪陳氣氛,主張透過外交解決的聲音被完全排除。學術研討會中,連主張小規模戰爭的都被批為鴿派。外界解讀這一系列現象為「備戰」。而英國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克拉克早於去年十月警告有「懲罰戰爭」

問題是,中方憑藉為何?

戰略上,判斷己方立於不敗之地並付得起後續帳單的,較可能採取主動。中國自認無所求於日本,且市場利益可鎖住日本咽喉。但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通商白書二○一二》資料顯示,一有風吹草動,中國經濟體質反更易受風寒。中國鷹派學者雖理解但認為仍可承受,故仍可一戰。去年秋天中國抵制日貨運動,除為政治動員外,或意在實驗經濟戰。

但中國無端啟戰,反將喪失其長久的「歷史優勢」與削弱舊金山和約國地位。

日本戰後以自衛隊之名保有亞洲第二的海軍力量。基於情勢變遷,美國多次敦促日本放寬武器輸出與自衛隊出動限制。但日本憚於國內反戰,遲不表態。尖閣群島武裝衝突的結果,將一舉突破日本國民心防,讓修憲勢不可擋、自衛隊成為堂堂國防軍,甚至擁核。這是中國要的嗎?

戰術上,主動或被動天差地別。

美國防部長已對中國承諾「不准日本予取予求。」若日本主動,就違反憲法甚至美日安保的規定。日前的奪島演習本質是被動。知此竅門的北京已採挑釁策略,媒體分析習近平上台後挑釁加劇,元月十日後又進一步加深──從海監船零星巡邏而常態化駐點,升級到海監巡邏飛機夾雜解放軍軍用機進逼。

卜睿哲不斷強調日中間缺乏管理危機機制的風險:事件若發生,只能依賴美國、俄羅斯傳話斡旋,甚或只能任憑情勢升級。這還沒說馬的敵我妾身未明。火藥庫的危險在此。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