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社評論〉什麼兄弟什麼邦

◎ 陳儀深

二○○六年十月十五日,辜寬敏先生的八十歲壽宴上,陳水扁總統對於辜先生建議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主張,稱讚為「堅守原則又不失務實」。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報紙又刊登辜先生的<兄弟之邦:中國政策與兩岸問題芻議>專訪,可見辜先生的念茲在茲。

一九三六年中國一位著名的政治學者張佛泉,曾經發表一篇<「民族主義」需要重新解釋>的文章,認為nationalism若譯為民族主義、國族主義、族國主義,都(因帶有種族文化意涵)容易引起誤解,主張譯為「邦國主義」,邦就是國、國就是邦,邦國主義的核心意涵是:國民願在同一獨立政體之下合作的意識與決心。就此而言,辜先生提出的「兄弟之邦」概念,並沒有脫離傳統獨派的主張。

論者最關心「如何可能」的問題,這就要看主張的內容,辜先生說,只要中國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幫忙台灣加入聯合國,那麼台灣將不加入任何與中國敵對的國際組織或軍事同盟,在國際組織中,台灣對中國的諸多政策若不贊成時,也不會反對,只會以棄權的方式表達兄弟之邦的立場,更具體的主張是,台灣願以一年五十億美元、十年計畫幫助中國內陸地區發展經濟。

其中,台灣在國際組織中預設立場永遠不反對中國,恐難稱做獨立的國家;而每年五十億美元連續十年,是不是形同進貢?牽涉的恐怕不是負荷能力,而是尊嚴問題。

由此可見,辜先生的兄弟之邦配套主張相當傳統、相當中國氣味,好處是對方聽得懂,也比較可能聽得進去,缺點是︱︱就像謝長廷的調酒之旅先去祭祖,反而引起獨派反彈而模糊焦點。不過,辜先生認為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敗北的主因之一,是中國的經濟恐嚇牌奏效、選民對民進黨處理中國問題的能力仍有疑慮,這種認定,似乎有相當程度的民調做基礎,反對的人也必須拿出科學數據,不能隨便以國民黨買票作票的說法來搪塞。

(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