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澎湖灣也被美麗灣了

◎ 吳培基

從二○一一年,「寂寞星球」推薦澎湖為十大神秘島嶼,到二○一二年,澎湖正式加入「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這樣的軌跡其實已經相當清楚。「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的憲章:「保育以求發展」。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的成員,必須承諾致力:(一)保存海灣的自然襲產;(二)維護海灣的主體性;(三)尊重住民的生活方式及傳統,並確保經濟發展方式與上述承諾是相容的。「保育」是根本,沒有「保育」的海灣,將不再美麗,又如何求「發展」?

澎湖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如何維持自然美景,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設施。澎湖觀音亭園區就是明顯的例子,充斥各種人工設施,包括:造價一千六百萬元的鋼拱橋、水泥護岸、堤防等,原本自然的沙灘流失,西嶼落霞的美景不再,為了迎接中國觀光客,打造人工的「澎湖灣」造景,供觀光客拍照。然而,今年九月,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造訪澎湖,卻嫌觀音亭的鋼拱橋太人工化。地方政府何時才能覺悟呢?

地方政府一直宣傳大倉島興建媽祖巨神像,澎湖內海將整個脫胎換骨。這些宣傳的圖文,與「世界最美麗海灣」的宗旨及意象符合嗎?縣府團隊敢把在小離島大興土木的計畫資料,放在「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的簡報中嗎?澎湖內海是澎湖最大的海灣。一旦內海的大倉島興建媽祖巨神像,觀光客在海灣內取景勢必要想辦法避開媽祖巨神像。屆時,整個「澎湖灣」將太人工化,連自然海灣都算不上,澎湖恐怕將從世界最美麗海灣除名。(作者為澎湖科技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