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又要人才好 又要人財少

◎ 范綱植

自今年八月起,馬政府為了轉移施政無方的焦點,開始製造「人才危機」的假議題,並賦與政務委員管中閔「振興人才」的重責大任,如今半年過去了,馬政府要如何解決「人才荒」,依舊是紙上談兵、毫無作為。

之所以稱為「假議題」,是因為人民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具備什麼具體的條件,才可以成為馬政府高官們眼中的「人才」。然而,台灣每年大學畢業人數有七萬多人、碩士畢業四萬多人、博士畢業一萬多人,合計超過十二萬人,且尚不包括留學歸國的學人,動輒稱台灣有「人才荒」根本就是危言聳聽。

台灣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其實很簡單,政府應該檢討為什麼房價、物價飆漲,薪資水平卻倒退至十四年前水準?加上大學畢業新鮮人起薪僅有二十二K、且有高達四十二%的受薪階級月薪不到三十K,皆淪為「窮忙族」。所以莫怪資深產業人才會被中國、香港、新加坡挖角、年輕人會遠赴澳洲遊學打工,寧可從事低階勞力工作。也就是說台灣沒有人才荒,只有薪資荒。

諷刺的是,負責解決人才荒的管中閔,卻是造成薪資荒的元兇之一,於今年九月公開反對調漲勞工基本工資,名副其實「月領十八萬,不給勞工一顆茶葉蛋」,還聲稱若貿然調漲基本工資,反而會讓中小企業撐不下去,造成勞工失業,到時連一粒米也沒有。

(作者為大學行政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