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人文大樓案的傲慢與偏見 台大「傑出校友的善心義舉」淪為「財團圈地」

◎ 張小虹

台大正值新舊校長交替,卻屋漏逢雨、狀況百出,而延宕五年的人文大樓興建案,也只是整體校務發展短視與校園規劃失序的冰山一角。

台大校總區八大工程規劃案,今年已先後三次遭環保署退件,主因乃環境污染、能源耗用的嚴重超標,以及人文大樓案對環境景觀的過大衝擊。但台大校方卻不思解決之道,逕以環評過苛或少數人不同意見帶過,此乃台大校方漠視環評的第一個傲慢。

數十年來台大文學院空間嚴重不足,校方卻在文學院師生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偷偷將文學院兩塊興建基地中的一塊,挪為興建博雅教學大樓,硬逼著文學院將原本規劃在兩塊基地上的量體,全部壓在校門口旁的洞洞館基地,此乃台大校方漠視人文的第二個傲慢。

台大校園規劃明文限定此基地限高二十米,但台大校方卻先後三次通過高度超標的規劃案,更對文學院內部希望啟動第二階段規劃的聲音(指定第二基地,移出一半量體、一半經費,讓迫需遷入的系所即早進駐)置之不理,此乃台大校方制法犯法的第三個傲慢。

而與校方傲慢不遑多讓的,則是該案建築師「以捐款綁設計」、追求張揚地標效果的專業傲慢。作為捐贈基金會指定建築師(亦為該基金會董事),完全無視於基地限高與台大人對校門入口意象、椰林大道歷史景觀的敬重珍惜,一味追求個人「簽名式」的建築美學表現,甚至不惜以地面層六米到十二米挑空將建物架高,讓原本「傑出校友的善心義舉」,淪為霸凌校門口、破壞椰林大道的「財團圈地」。

曾有人將「儘速興建」當成唯一目標,結果卻欲速不達。曾有人視人文大樓為文學院家務事,不容他人置喙,結果五年來不斷匯入師生、校友、市民、規劃專業人士、環評與未來都審的關注。曾有人以為人文大樓只有「建或不建」、「破壞天際線或滿足空間需求」的二選一,卻看不到只要校方放下傲慢,捐贈單位不堅持內定建築師,人文大樓便能在既不須破壞人文景觀與歷史古蹟,又能滿足文學院空間需求的情況下,早日順利興建。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